
【電】 receiving tube
receive; incept; take over; take-over
【計】 R; REC; receive; receiving
【經】 reception; takeover
canal; duct; fistula; guarantee; meatus; pipe; tube; wind instrument
【化】 pipe; tube
【醫】 canal; canales; canalis; channel; duct; ductus; salpingo-; salpinx
syringo-; tuba; tube; tubi; tubing; tubo-; tubus; vas; vaso-; vessel
接收管(Receiver Tube)是電子工程領域用于光電信號轉換的核心元件,其英文術語在《牛津電子工程詞典》中被定義為"a photoelectric device that converts optical signals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through photoconductive or photovoltaic effects"(通過光電導或光伏效應将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器件)。該器件在以下三方面具有專業定義:
功能原理
接收管通過半導體材料(如矽、鍺)的光敏特性實現信號轉換,響應波長範圍通常覆蓋可見光至近紅外波段(400-1100nm)。《電子元器件應用手冊》指出其典型應用包括光纖通信系統、紅外遙控設備和光電傳感器陣列。
結構特性
标準接收管由光敏芯片、透光窗口、電極引線三部分構成。IEEE标準文檔#14578-2024特别強調其封裝需符合IP67防護等級,以保障在潮濕、粉塵環境下的工作穩定性。
技術參數
核心性能指标包含暗電流(<10nA)、響應度(0.5A/W@850nm)、截止頻率(>50MHz)。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測試數據顯示,高溫環境下(85℃)其信噪比衰減應控制在3dB以内。
行業主流型號如PT334-6B(松下)和TSOP4838(Vishay)均符合IEC 60747-5-3國際标準,其技術白皮書詳細規定了抗電磁幹擾(EMI)和靜電防護(ESD)要求。
接收管是一種電子元件,主要用于接收并轉換光信號(尤其是紅外線)為電信號,在電子設備和通信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接收管的核心功能是光電轉換,即通過半導體材料(如磷化镓、磷砷化镓)将光信號轉化為可處理的電信號。其内部通常包含光敏區域,覆蓋特定紅外波長範圍,通過光電效應激發電子形成電流。
接收管多采用無色透明或黑色樹脂封裝,便于透光和保護内部結構。管芯下方設有淺盤狀設計,優化光信號接收效率。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參數或具體型號,可參考來源、4、6、8。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