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杆菌英文解釋翻譯、結膜炎杆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conjunctivitis; Bacillus lacunatus; Koch-Weeks bacillus
Koch-Weeks basillus
分詞翻譯:
結膜的英語翻譯:
conjunctiva
【醫】 conjunctiva; conjunctival coat; tunica adnata oculi; tunica conjunctiva
炎的英語翻譯:
burning hot; inflammation
【醫】 inflammation; phlegmasia; phlegmonosis; phlogo-
杆菌的英語翻譯:
bacili
【醫】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專業解析
結膜炎杆菌(英文:Moraxella lacunata)是革蘭氏陰性短杆菌,屬于莫拉菌屬,是引起人類急慢性結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該菌由瑞士細菌學家Victor Morax于1896年首次分離鑒定,因此得名Moraxella。
從病原學角度分析,結膜炎杆菌具有以下特征:
- 形态學:菌體呈0.6-1.0×1.0-3.0μm的短杆狀,常成對排列,無芽孢和鞭毛
- 培養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在血瓊脂平闆上形成灰白色菌落,可産生特征性凹陷(lacunae)
- 緻病機制:通過分泌蛋白酶破壞角膜上皮細胞間連接,其外膜蛋白可誘導宿主炎症反應
臨床表現為眼睑腫脹、結膜充血、黏液膿性分泌物等症狀,慢性感染可能引發角膜血管翳。根據《默克診療手冊》記載,實驗室診斷需通過結膜刮片進行革蘭染色及細菌培養确認。
治療建議采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或10%磺胺醋酰鈉溶液局部給藥,嚴重病例可聯合口服阿奇黴素。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療程為7-10天以預防複發。
注:《伯傑氏細菌學鑒定手冊》第11版;《中華眼科學》第三卷; 默沙東診療手冊專業版; WHO眼健康指南2023
網絡擴展解釋
結膜炎杆菌這一名稱在醫學中并不屬于規範術語,可能存在表述偏差。以下是與結膜炎相關的病原體及杆菌類細菌的綜合說明:
-
杆菌的定義
杆菌是細菌的形态分類,指顯微鏡下呈長杆狀的細菌,如大腸杆菌、結核分枝杆菌等。這類細菌可通過革蘭氏染色法區分(如革蘭氏陽性/陰性),部分為緻病菌。
-
結膜炎的常見病原體
- 細菌性結膜炎:多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鍊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舊稱“科-韋氏杆菌”(Koch-Weeks bacillus),屬于短小杆菌。
- 其他類型:病毒(如腺病毒)、過敏反應或衣原體感染也可能導緻結膜炎。
-
可能的誤解澄清
“結膜炎杆菌”可能指向以下兩類情況:
- 對流感嗜血杆菌的舊稱混淆(現已規範命名)
- 泛指杆菌形态的緻病菌,如結膜炎病例中偶見的莫拉菌(Moraxella),但其形态更接近雙球菌。
-
緻病機制與症狀
細菌感染結膜後,典型症狀包括眼睑紅腫、分泌物增多(膿性或黏液性)、異物感等,可通過接觸傳播。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抗生素。
建議:若需具體診斷或學術文獻引用,應使用規範微生物名稱(如流感嗜血杆菌),避免使用非标準術語以便準确溝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