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apine and red ruin
foray; maraud; plunder
【法】 animus furandi; robbery; sack
and; draw; gentle; kind; mild; harmonious; mix with; sum; summation
together with
【計】 ampersand
【醫】 c.; cum
arson; fire-raising
【法】 arson; commit arson; incendiarism; incendiary; set fire
burn; flame; set on fire
【醫】 conflagration
劫掠(jié lüè)在漢英詞典中對應“plunder; loot; pillage”,指通過暴力或威脅手段強行奪取他人財物,常見于戰争、暴亂或非法入侵場景。該行為具有明顯的非法性和破壞性,例如《新漢英大辭典》(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2012)定義為“以武力手段掠奪財産”。法律層面,中國《刑法》第263條明确将“搶劫”列為嚴重犯罪,最高可判死刑。
縱火焚燒(zòng huǒ fén shāo)對應英文“arson; deliberate fire-setting”,指故意點燃火源并造成財産或生命損失的行為。據《公共安全術語詞典》(中國公安部,2020),其核心特征是主觀惡意與後果危害性。法律上,《刑法》第114條及第115條規定,縱火危害公共安全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國際研究中,縱火常與保險欺詐、報複社會等動機關聯(《犯罪學學報》,2021)。
(注:為符合原則,本文引用來源包括教育部、公安部出版物及中國法律條文。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外部鍊接,建議讀者通過官方渠道查詢《新漢英大辭典》《刑法》等原文。)
以下是對“劫掠”和“縱火焚燒”的詳細解釋:
定義:指通過暴力手段強行奪取他人財物或資源的行為,通常伴隨武力威脅或實際攻擊。
出處與用法:
特點與示例:
定義: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屬于刑事犯罪。
法律界定:
危害與特點:
維度 | 劫掠 | 縱火焚燒 |
---|---|---|
核心行為 | 搶奪財物 | 故意放火 |
法律性質 | 可能構成搶劫罪、搶奪罪 | 構成放火罪(危害公共安全) |
危害範圍 | 直接針對財物或個體 | 威脅不特定多數人的安全 |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