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介殼石灰石英文解釋翻譯、介殼石灰石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hell lime

分詞翻譯:

介的英語翻譯:

interpose; mind; shell; take seriously; upright
【化】 meso-; meta-
【醫】 carapace

殼的英語翻譯:

carapace; hull; rind; shell; shuck
【化】 cover
【醫】 crust; crusta; crustae; putamen; shell; testa

石灰石的英語翻譯:

limestone
【化】 lime rock; limestone
【醫】 chalky calculus; limestone

專業解析

介殼石灰石(Shelly Limestone)是一種以海洋生物殼體為主要成分的沉積岩,屬于石灰岩的亞類。其英文術語"Shelly Limestone"源自拉丁語"concha"(貝殼)與希臘語"lithos"(石頭)的組合演變,最早見于19世紀英國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的岩石分類研究。

從礦物組成來看,該岩石主要包含方解石(CaCO₃,化學式$text{CaCO}_3$),含量可達95%以上,次要成分包括石英、黏土礦物及鐵氧化物。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顯示,典型介殼石灰石的生物碎屑含量超過60%,常見完整保存的雙殼類、腹足類或腕足類化石。

形成機制上,這類岩石産生于淺海環境,當海洋生物死亡後,其鈣質殼體在低能水動力條件下逐漸堆積。根據《沉積岩石學手冊》,此類沉積過程通常需要持續數萬至百萬年,沉積速率約為0.1-1毫米/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實地考察報告指出,典型層理厚度在0.5-3米之間,常見交錯層理和生物擾動構造。

在工業應用領域,英國建築材料協會将其歸類為中級建築石材,抗壓強度範圍80-120MPa,廣泛用于水泥原料、冶金熔劑和土壤改良劑。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實驗數據顯示,其煅燒分解溫度約880-920℃,氧化鈣轉化率達94%以上。

網絡擴展解釋

介殼石灰石(Bioclastic limestone)是一種由生物碎屑經碳酸鈣膠結形成的沉積岩,屬于石灰岩的細分類型。以下從定義、形成過程、成分與特征、用途四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征

介殼石灰石主要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生物的殼體、骨骼碎片(如貝類、甲殼類、棘皮動物等)沉積後,通過碳酸鈣膠結形成。其顯著特征是岩石中可見明顯的生物碎屑結構,例如貝殼紋路或骨骼殘骸。

二、形成過程

  1. 生物碎屑沉積:生物死亡後,外殼或骨骼碎片在水底逐漸堆積,形成松散沉積層。
  2. 碳酸鈣膠結: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鈣在碎屑顆粒間沉澱,将碎片黏結為整體。
  3. 成岩作用:埋藏後經曆高溫高壓,水分被擠出,結構逐漸緻密化。
  4. 後期改造:可能發生重結晶、溶解等地質作用,進一步改變岩石形态。

三、成分與分類

四、用途


提示:若需了解介殼石灰石的具體案例或更詳細的地質分布,可參考地質學專業文獻或相關行業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