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terest on loans
debit and credit; lending
accrual; interest
【計】 interests
【經】 interest; interest on money; takings
借貸利息(jiè dài lì xī / Loan Interest)指借款人(Borrower)為使用貸款資金而向貸款人(Lender)支付的報酬,本質是資金使用權的價格。其核心構成包括:
利息本質
貨币時間價值的體現,即資金所有者因暫時讓渡資金使用權而獲得的補償。英文對應術語為"Interest",定義為 "The cost of borrowing money or the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rate over time"(來源:《英漢金融詞典》)。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680條,借款利息需由雙方約定,但禁止高利放貸,利率不得違反國家規定(來源:中國人大網法律釋義)。
要素 | 中文解釋 | 英文術語 |
---|---|---|
本金 | 借貸的原始資金金額 | Principal |
利率 | 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年化/月化) | Interest Rate |
計息周期 | 利息結算的時間單位(日/月/年) | Compounding Period |
計息方式 | 單利(僅本金計息)或複利(利滾利) | Simple/Compound Interest |
計算公式(以年利率為例):
$$ text{利息} = text{本金} times text{利率} times text{期限} $$
$$ text{本息和} = text{本金} times left(1 + frac{text{年利率}}{n}right)^{n times t} $$
(n:年計息次數,t:年數)
利率上限
中國法律設定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為合同成立時一年期LPR的4倍(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
例:2025年7月LPR為3.45%,則合法年利率上限為13.8%。
會計處理
企業借款利息需按《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确認和計量》區分資本化(計入資産成本)或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來源: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
權威參考來源:
借貸利息是指借款人因使用出借人(如銀行、金融機構或個人)的資金而支付的費用,是資金使用權的補償或報酬。以下是綜合解釋:
核心概念
利息是借入方為獲得資金使用權向出借方支付的費用,同時也是出借方提供資金的收益。例如,企業向銀行貸款時支付的利息費用,或民間借貸中約定的資金使用成本。
法律與經濟屬性
在民法中,利息被視為本金的法定孳息;從經濟角度看,它是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補償。
本金與利率
利息金額與本金規模、利率高低直接相關。利率分為:
期限與還款方式
借款時間越長,利息通常越高。還款方式如等額本息、等額本金等也會影響總利息。
單利與複利
實際應用示例
若借款10萬元,年利率6%,期限1年:
按主體分類
按用途分類
如需具體案例或公式推導,可進一步說明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