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CM
receive; accept
【電】 connecting
insert; interpose; thrust
concurrently; double; hold two or more posts concurrently; twice
allow; appearance; contain; hold; looks; tolerate
lead plane; main engine; mainframe
【計】 BM; frame work; H; HC; host computer; host machine
【經】 main frame
"接插兼容主機"是計算機硬件領域專業術語,英文對應為"Plug-Compatible Mainframe",指能夠通過标準接口與不同品牌或型號設備直接連接的中央處理系統。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物理兼容性
采用标準化的接插端口設計(如RS-232、SCSI接口),确保與外圍設備的物理連接無需定制轉接器。這種設計遵循IEEE 1284并行接口标準,使主機具備跨品牌設備的即插即用能力。
協議適配能力
通過固件層實現通信協議轉換,典型應用如IBM System/360架構兼容機。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在FIPS 60-3規範中定義了此類主機的數據交換協議兼容要求。
商業價值延伸
該概念起源于1970年代第三方廠商對IBM主機的逆向工程,代表企業Amdahl公司通過兼容設計實現了60%的成本縮減(《計算機曆史年鑒》1998版。現代雲計算基礎設施仍沿用此兼容理念,例如AWS EC2采用的x86架構兼容設計。
在計算機硬件領域,“接插兼容主機”指通過物理接口(如插槽、插口等)連接不同硬件部件時,這些部件在電氣規格、尺寸、協議等方面能夠相互匹配并穩定協作的主機系統。以下是關鍵解析:
核心概念
典型兼容問題
重要性
接插兼容性是組裝電腦的基礎要求,若不符合可能導緻硬件無法識别、頻繁死機甚至損壞設備(如不匹配的電源燒毀主闆)。
接插兼容主機需确保各部件接口類型、電氣規範、協議标準完全匹配,才能實現穩定運行。建議通過專業工具(如PCPartPicker)或主闆廠商的兼容列表驗證配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