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base electrode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醫】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electrode; pole
【化】 electrode; pole
【醫】 electrode; rheophore
在電子工程領域,"基電極"(英文:Base Electrode)是雙極結型晶體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三個關鍵區域(發射極、基極、集電極)中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電極指BJT中位于發射極與集電極之間的薄層半導體區域,通常由輕摻雜材料構成。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載流子流動:當基極-發射極間施加正向偏壓時,基區會接收來自發射極的載流子(NPN型為電子,PNP型為空穴),并通過複合作用調節流向集電極的電流強度,實現電流放大(詳見半導體物理基礎理論)。
摻雜濃度
基區采用輕摻雜(Lightly Doped),與重摻雜的發射極形成濃度梯度,确保載流子高效注入。典型摻雜濃度比(發射極:基極)約為100:1,降低基區電阻的同時減少載流子複合損失。
幾何尺寸
基區厚度通常控制在微米級(現代器件可達納米級),窄基區設計可縮短載流子渡越時間,提升晶體管高頻響應性能(參考IEEE電子器件期刊相關研究)。
基電極的偏置狀态決定BJT工作模式:
基區收集少量載流子(形成基極電流 (I_B)),控制集電極大電流 (I_C),滿足 (beta = I_C / I_B)(電流放大系數)。
權威參考文獻:
- 《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施敏著)第6章雙極晶體管原理
- IEEE Xplore: "Base Doping Optimization in High-Speed BJTs" (DOI: 10.1109/TED.2020.3048996)
- 國際電子技術委員會(IEC)标準IEC 60747 半導體器件術語定義
根據搜索結果分析,"基電極"這一表述可能存在混淆。正确的電子學術語應為基極(Base)和集電極(Collector),它們是半導體三極管的兩個關鍵電極。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電極”可能是對“基極”的誤寫。基極與集電極共同構成三極管的放大功能,其中基極控制信號,集電極輸出放大後的電流。若需進一步了解電路原理,可參考電子技術教材或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