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baseband frequency
【計】 baseband
frequency
【計】 F; frequency
【化】 frequency
【醫】 frequency
【經】 frequency
基帶頻率(Baseband Frequency)是通信系統中的核心概念,指未經調制的原始信號所占用的頻率範圍。在電子工程領域,基帶信號通常指數字信號或低通模拟信號,其頻譜從零頻(直流分量)延伸到截止頻率。例如,以太網傳輸中基帶頻率對應0-100 MHz的頻段。
從技術參數分析,基帶頻率具有三個典型特征:
現代通信系統(如5G NR)通過正交頻分複用(OFDM)技術擴展基帶處理能力,支持最高100 MHz的瞬時帶寬需求。該參數在3GPP TS 38.211标準中被明确定義為物理層基礎配置參數。
基帶頻率是指原始信號未經調制時所占用的固有頻率範圍,具有以下核心特點和應用:
低頻特性
基帶信號的頻率範圍通常從接近0Hz開始,延伸至某一截止頻率。例如,音頻、視頻信號在未調制時直接以基帶形式傳輸(如DVD播放機的複合視頻信號)。
未調制信號
信源(如麥克風、攝像頭)産生的原始電信號未經頻譜搬移,保留了初始頻帶形态。與之對應的頻帶則是調制後信號占用的更高頻率範圍,常用于無線傳輸。
特征 | 基帶頻率 | 頻帶頻率 |
---|---|---|
頻率範圍 | 0Hz至數MHz(如以太網基帶) | 高頻段(如無線電波GHz級) |
調制需求 | 無需調制 | 必須調制到載波 |
典型應用 | 有線通信、短距離傳輸 | 無線通信、遠距離傳輸 |
通信系統
手機基帶模塊(Modem)通過基帶頻率處理通話、數據業務指令,建立與基站的邏輯通道。例如iPhone的基帶芯片控制着4G/5G網絡接入能力。
信號處理
在數字通信中,基帶處理器會對信號進行編碼/解碼,再通過調制将基帶頻率搬移到射頻範圍。
基帶信號可表示為: $$ s(t) = sum_{n} a_n g(t-nT) $$ 其中$a_n$為原始數據符號,$g(t)$為脈沖波形,$T$為符號周期。
如需進一步了解基帶調制技術(如QAM、PSK),可查閱通信原理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