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rostaceous eruption
scab
【醫】 crust; crusta; crustae; incrustation; scab; scall
pox; rash
【醫】 anthema; eruption; erythra; exanthem; exanthema; rash
痂疹(crusted rash)是皮膚表層因感染、炎症或外傷後形成的結痂性皮損,常見于細菌或病毒感染引發的皮膚病。根據《道蘭氏英漢醫學詞典》定義,該術語對應英文“crust”或“scab”,指代血液、膿液等分泌物幹燥後附着于皮膚表面的硬質覆蓋物。
醫學特征與成因
痂疹表現為局部皮膚增厚硬化,伴隨黃褐色或暗紅色痂皮覆蓋,常見于膿疱瘡、帶狀疱疹恢複期或濕疹繼發感染。根據默克診療手冊描述,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鍊球菌感染是痂疹形成的主要誘因(來源:默克診療手冊,細菌性皮膚感染章節)。
治療與護理
臨床處理需根據病因選擇抗生素藥膏(如莫匹羅星)或抗病毒藥物,并保持患處清潔幹燥。世界衛生組織在《皮膚疾病管理指南》中強調,強行剝離痂皮可能加重感染,需待其自然脫落(來源:WHO皮膚疾病指南)。
鑒别診斷
需與銀屑病鱗屑、真菌性皮癬等疾病進行區分,建議通過皮膚鏡檢或微生物培養确診。美國皮膚病學會指出,反複發作的痂疹可能提示免疫系統異常(來源:AAD臨床公告)。
“痂疹”一般指伴隨結痂現象的皮膚病變,常見于感染性或炎症性皮膚病。以下是詳細解釋:
痂(jiā)
指傷口或瘡口表面由血液、淋巴液等凝結形成的硬殼,是皮膚修複過程中的自然産物。常見于擦傷、手術切口或感染性皮膚病(如膿痂疹)愈合階段。
疹(zhěn)
指皮膚表面突起的紅斑、水疱或膿疱等皮損,多由過敏、感染或炎症引起,如濕疹、水痘等。
通常指膿痂疹(膿疱病),一種高傳染性的細菌性皮膚病。
若需更專業的診療建議,請及時就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