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粘綠僵菌英文解釋翻譯、膠粘綠僵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etarrhizium glutinosum
分詞翻譯:
膠的英語翻譯:
glue; gluey; mucus; pastern; sticky
【醫】 gloea; glue
粘的英語翻譯:
mucosity; paste; stick; viscidity
【建】 mucopeptide
綠僵菌的英語翻譯:
【醫】 Metarrhizium anisopliae
專業解析
膠粘綠僵菌(Metarhizium glutinosum) 是綠僵菌屬(Metarhizium)的一種昆蟲病原真菌,在生物防治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中文名釋義
- 膠粘:形容該真菌分生孢子表面具粘性物質,易附着昆蟲體壁。
- 綠僵菌:指其分生孢子成熟後呈綠色,菌落初期白色,後期轉為橄榄綠色。
- 學名:Metarhizium glutinosum(拉丁名),"glutinosum"意為"膠粘的",直接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生物學特性
- 寄生機制
通過分生孢子接觸昆蟲體壁,分泌粘液附着并萌發侵入,産生酶分解表皮,最終緻死宿主。主要靶标為直翅目(如蝗蟲)、鞘翅目(如甲蟲)害蟲。
- 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呈圓柱形或橢圓形,表面具粘性層;菌絲體白色絮狀,産孢後呈綠色粉末狀。
三、應用價值
- 生物農藥:作為環境友好型殺蟲劑,用于防治農業害蟲(如蝗災)及衛生害蟲(如白蟻),減少化學農藥使用。
- 生态安全性:對非靶标生物(哺乳動物、鳥類)毒性極低,符合可持續農業需求。
四、研究進展
近年研究發現其代謝産物(如破壞素)具有抗菌活性,在醫藥開發中展現潛力。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多次報道其菌株篩選及田間應用成果。
參考文獻來源
- 《中國真菌志·綠僵菌屬分類研究》(科學出版社)
- Fungal Diversity 數據庫:綠僵菌屬形态描述
-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生物防治技術指南
- Biological Control 期刊:非靶标生物毒性測試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綠僵菌次級代謝産物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膠粘綠僵菌是一種昆蟲病原真菌,屬于綠僵菌屬(Metarhizium),主要用于生物防治害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分類與形态特征
- 綠僵菌在分類上與青黴屬相近,菌落初期為白色絨毛狀或棉絮狀,成熟後因分生孢子形成而變為綠色或暗綠色。分生孢子呈長橢圓形,大小為(5-7)×(2-3)μm,通過粘液聚集成柱狀孢子鍊柱。
2.作用機制
- 粘附與侵入:分生孢子通過粘液附着在害蟲體表(如節間、氣門等),在適宜溫濕度下萌發并分泌酶溶解昆蟲體壁,侵入體内。
- 緻死過程:菌絲在蟲體内繁殖并産生毒素,導緻害蟲停止進食、神經紊亂,最終死亡。蟲屍僵化後表面覆蓋白色菌絲,隨後形成綠色孢子。
3.應用特點
- 廣譜性:可寄生鱗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200多種害蟲,如蝗蟲、金龜甲等。
- 環境友好:對人畜無害,不殺傷天敵,無化學殘留,適用于綠色農業生産。
- 濕度要求: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98%-100%,但油劑在35%濕度下仍可感染蝗蟲。
4.注意事項
- 避免在蠶區使用,可能危害柞蠶和家蠶。
- 需根據害蟲種類選擇適宜菌株,并配合環境調控以提高防治效果。
“膠粘”一詞可能指其分生孢子通過粘液附着害蟲體表的特性,是綠僵菌侵染的關鍵步驟之一。該菌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高效、環保的優勢,但需注意使用條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