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gular vibration frequency
corner; angle; cape; contend; horn; wrestle; role
【醫】 angle; anguli; angulus; Broca's angle; cornu; cornua; gonio-; horn
always; at; be partial to; direction; face; out; to; toward
【醫】 ad-; ak-; ob-
brace up; flap; shake
frequency; frequently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角向振頻”對應的标準英文術語為Angular Frequency(角頻率),是描述周期性運動(特别是圓周運動或簡諧振動)快慢的核心物理量。其定義為單位時間内相位角的變化量,表征旋轉或振蕩的速率。
角向振頻(角頻率)通常用希臘字母 (omega)(omega)表示,計算公式為: $$ omega = frac{2pi}{T} = 2pi f $$ 其中:
角頻率的單位為弧度/秒(rad/s),強調以弧度衡量的相位變化率。
在簡諧振動(如彈簧振子、單擺)中,角頻率與系統固有屬性相關:
這表明角頻率由系統自身參數決定,與振幅無關(《物理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
角頻率((omega))與線頻率((f))的關系為 (omega = 2pi f)。例如:
角頻率直接關聯到周期運動的相位角 (theta(t) = omega t + phi),在交流電路、機械振動分析中簡化計算(《工程力學》,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義角頻率為“相位變化的速率”,标準號 GB/T 3102.4-1993。
"Angular frequency is the frequency of oscillation in radians per second."
強調其在交流系統分析中的核心地位(IEEE Std 100)。
注:為符合原則,本文内容整合自經典教材與行業标準術語定義,避免引用不可靠來源。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物理模型驗證參數。
角向振頻是描述物體圍繞軸心進行周期性角度振動時的重要參數,通常指單位時間内完成的角振動次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物理意義 角向振頻特指物體在角位移(旋轉方向)上的振動頻率,常見于旋轉機械系統。例如機械表擺輪以固定角度來回擺動,其每小時擺動次數即角向振頻,單位寫作A/H(次/小時)。
單位換算 常見機械表的角向振頻範圍為18,000-28,800 A/H,換算為赫茲(Hz)則為5-8 Hz(28,800 A/H ÷ 3600秒=8 Hz)。該參數直接影響走時精度,高頻通常意味着更穩定的運行。
與線振動的區别 不同于直線往複運動的線振動頻率,角向振頻描述旋轉振動系統,其振幅單位為角度(如擺輪的270°-330°擺動幅度),而非直線距離。
注:術語“角向振頻”在工業領域更常表述為“角振動頻率”或“擺動頻率”,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建議參考權威鐘表工程手冊獲取更精确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