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ngular speed ratio; angular velocity ratio
角速比(Angular Speed Ratio)是機械工程與物理學中的核心概念,指兩個相互作用的旋轉體角速度的比值。其定義公式為: $$ i = frac{omega_1}{omega_2} $$ 其中$omega_1$和$omega_2$分别代表主動輪與從動輪的角速度。在齒輪傳動中,角速比等于兩齒輪齒數的反比,即$i = z_2/z_1$($z$為齒數)。
該參數直接影響機械系統的動力傳遞效率,例如汽車變速箱通過調整齒輪組的角速比實現扭矩與轉速的轉換。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液壓傳動裝置中的泵與馬達角速比則與排量成反比關系。
國際标準ISO 21771:2007《齒輪幾何參數定義》明确指出,角速比是齒輪副設計的強制性計算指标,需結合模數、壓力角等參數綜合考量。NASA技術報告顯示,火星探測器太陽能帆闆的展開機構采用1:3.5的角速比設計,平衡了展開速度與驅動力需求。
(參考資料:1.《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2.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3.ISO标準數據庫;4.NASA Technical Report Server)
角速比是機械傳動中的核心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角速比指兩個旋轉部件的角速度比值,即主動軸與從動軸單位時間内轉動角度的比率,單位為無量綱比值。例如傳動軸轉2圈時車橋轉1圈,則角速比為2:1。
在齒輪系統中,角速比可通過齒數關系計算: $$ i = frac{ω_1}{ω_2} = frac{N_2}{N_1} $$ 其中:
在汽車主減速器中,角速比直接影響: ▸ 加速性能:速比越大,扭矩放大效果越強,爬坡能力越好 ▸ 最高車速:速比越小,相同轉速下車輪轉速越高 ▸ 燃油效率:需在動力輸出與轉速匹配間取得平衡
假設某差速器齒輪組中,主動齒輪12齒,從動齒輪36齒,則角速比為36/12=3:1,即傳動軸每轉3圈,車輪轉1圈。這種設計適用于需要高扭矩的越野車型。
(注: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參考專業機械手冊或車輛工程資料獲取更準确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