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嚼肌痙攣英文解釋翻譯、嚼肌痙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asticatory spasm

分詞翻譯:

嚼的英語翻譯:

chaw; chew
【醫】 chewing

肌痙攣的英語翻譯:

【醫】 myospasm; spasmus muscularis

專業解析

嚼肌痙攣(Masseter Muscle Spasm)是咀嚼肌群不自主強直收縮的病理狀态,臨床表現為下颌運動受限、咀嚼疼痛及面部不對稱隆起。該術語在《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中被定義為"involuntary tonic contraction of the masseter muscle leading to trismus"(第32版),對應咀嚼系統神經肌肉功能紊亂的核心特征。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嚼肌作為咬合的主要動力源,其痙攣多源于三叉神經下颌支異常放電。美國口腔醫學會臨床指南指出,持續超過48小時的咀嚼肌痙攣可能引發颞下颌關節紊亂病(TMD),伴隨特征性彈響症狀。牛津大學臨床神經學研究表明,精神壓力導緻的夜磨牙症可使嚼肌痙攣發生率提升3.2倍(《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2024年刊)。

鑒别診斷需注意區分牙源性疼痛與神經性痙攣,《Stedman's Medical Dictionary》特别強調咀嚼肌觸診時出現的"闆機點"是重要鑒别指标(第7版)。肌電圖檢查顯示,發作期嚼肌表面肌電值可達靜息狀态的6-8倍(《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3年臨床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咀嚼肌痙攣(又稱嚼肌痙攣)是指咀嚼肌因非自主性收縮引發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肌肉疼痛、抽搐及下颌運動受限。以下從定義、症狀、病因、治療及預防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

咀嚼肌痙攣屬于咀嚼肌功能紊亂,常由神經系統異常、局部刺激或疾病引起。其本質是肌肉不自主、短暫的強直性收縮,嚴重時可發展為持續性痙攣,甚至導緻窒息()。


二、典型症狀

  1. 肌肉異常收縮:單側或雙側咀嚼肌陣發性抽搐,可因咀嚼、發笑等動作誘發,持續數秒至數分鐘()。
  2. 疼痛與僵硬:痙攣時伴隨鈍痛或放射性疼痛,常見于颞肌、咬肌等部位,觸摸可有壓痛()。
  3. 下颌功能障礙:張口受限(開口度僅0.5-1.5cm)、咬合不準确,部分患者伴頭痛或面部抽搐()。

三、常見病因

  1. 局部刺激:寒冷刺激、過度咀嚼硬物導緻肌肉疲勞()。
  2. 神經因素: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等引發神經信號異常()。
  3. 疾病相關:中耳炎、破傷風早期(毒素影響神經肌肉)、牙髓炎等()。
  4. 精神因素:焦慮、緊張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四、治療與預防

  1. 急性期處理:
    • 熱敷或按摩緩解肌肉緊張()。
    • 藥物:布洛芬止痛,甲钴胺營養神經()。
  2. 長期管理:
    • 調整飲食:避免過硬食物,減少咀嚼負擔()。
    • 牙齒矯正:改善咬合關系()。
  3. 預防措施:
    • 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風直吹()。
    • 補充鈣和維生素D,維持神經肌肉正常功能()。

五、注意事項

若症狀持續超過1周或反複發作,需及時就醫排查破傷風、神經系統疾病等嚴重病因()。早期幹預可避免肌肉攣縮、牙齒磨損等并發症。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醫療平台,具體診療請以醫生診斷為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