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箭頭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跨領域解析
1. 基本定義與詞源
在漢英詞典中,“箭頭”對應英文“arrow”,指古代兵器或現代符號中帶有尖銳頭部和尾翼的投射物。其詞源可追溯至古英語“arwe”,與拉丁語“arcus”(弓)存在詞根關聯。現代漢語中,“箭頭”更多指代圖形符號“→”,用于表示方向或指示關系。
2. 符號學與語言學意義
從符號學角度,箭頭是國際通用指示符號,具有跨語言傳達方向、流程或因果關系的作用。例如,在邏輯學中“A→B”表示“若A則B”,這一用法被收錄于《牛津英語詞典》的數學符號條目。語言學領域則将其歸類為“非語言交際符號”,強調其視覺傳達功能。
3. 數學與物理學應用
在數學中,箭頭符號可表示向量、映射關系或極限趨向。例如向量$vec{v}$的箭頭标記法被廣泛應用于《托馬斯微積分》等經典教材。物理學中則用于描述力、速度等矢量量的方向特性,符合國際單位制(SI)對矢量符號的規範要求。
4. 計算機科學與标準化編碼
根據Unicode标準,箭頭符號擁有獨立編碼區塊(U+2190至U+21FF),包含78個變體形式,如“→”(U+2192)和“⇒”(U+21D2)。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符號與縮寫術語庫》中明确其作為流程圖元素的規範用法。
5. 交通标識與公共安全
中國國家标準《GB 5768-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線》将箭頭列為強制性指示标志,規定其顔色、比例及使用場景。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應急标識指南》中亦将箭頭納入疏散路線标志系統。
“箭頭”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箭的尖端部分
指弓箭的金屬或硬質頭部,用于穿透目标。古代常以骨、石、青銅等材料制作,後發展為鐵、鋼材質,現代競技用箭頭則多為軟合金。例如唐代劉禹錫詩句“箭頭餘鵠血”即描述箭頭的狩獵用途。
指示方向的符號
呈“→”形狀,廣泛用于标識路線、流程或運動方向。如“沿箭頭方向前行可達會議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詩詞古文網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