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trieval code
在漢英詞典學領域,"檢索碼"(Retrieval Code)指為漢字或詞語設計的系統性編碼規則,用于實現快速定位和查詢。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特定符號(字母、數字或組合)建立漢字與編碼的映射關系,提升檢索效率。以下是具體解析:
編碼映射機制
檢索碼将漢字字形、讀音或結構特征轉化為機器可識别的代碼。例如五筆字型編碼(WBX)依據筆畫順序生成字母組合(如"漢"→"ICY"),拼音輸入法則将讀音轉為拉丁字母(如"檢索"→"jiansuo")。這種映射需遵循統一字符編碼标準(如Unicode)确保跨平台兼容性。
信息檢索橋梁
在詞典數據庫中,檢索碼作為索引鍵(Index Key),連接用戶查詢與目标詞條。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的部首檢字表中,"氵"部對應編碼"85",用戶通過該碼可快速定位"漢"字所在頁碼。
編碼類型 | 原理 | 代表方案 |
---|---|---|
形碼 | 拆解漢字筆畫/部件 | 五筆字型、鄭碼 |
音碼 | 轉換漢字發音 | 漢語拼音、注音符號 |
形音結合碼 | 兼顧字形與讀音特征 | 倉颉輸入法、速成輸入法 |
詞典編纂
紙質詞典常用部首、筆畫數等檢索碼設計檢字表,如《新華字典》的"四角號碼檢字法"将漢字四角筆形數字化(如"端"→0212)。
數字平台檢索
線上詞典(如有道詞典)支持拼音、部首等多碼混合查詢,用戶輸入"jiansuo"或"扌部"均可觸發"檢索"詞條反饋。
圖書館管理系統
書目分類號(如《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TP3"代表計算機技術)實質是一種主題檢索碼,通過層級編碼實現資源精準定位。
根據不同應用場景,“檢索碼”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圖書館領域 指圖書的索書號,由分類號和種次號組成,通過斜杠分隔。例如“TP312/123”中,TP312代表計算機語言分類號,123是該類目下的第123本圖書。這種編碼體系幫助讀者快速定位書架位置,全球圖書館通用此系統進行文獻管理。
商品防僞領域 指包含多重信息的複合編碼,具備三個核心功能:
詞義擴展
該詞由“檢索”+“碼”構成,本質是通過特定編碼規則實現信息快速定位的技術手段。不同行業的實現形式差異較大,但核心作用都是将複雜信息轉化為可識别的标準化代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