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ypochromic effect
decrease; minus; reduce; subtract
【計】 SB; subtract
【電】 color effect
減色效應(Subtractive Color Effect)是一種基于物質選擇性吸收特定波長光波的色彩形成原理,常見于顔料混合、印刷技術和濾光材料應用領域。該效應通過減法混色模型實現,當白光通過有色介質時,介質吸收部分光譜成分,反射或透射剩餘光波形成觀察到的顔色。例如,黃色顔料吸收藍光波段(450-490nm),反射紅光和綠光組合産生視覺上的黃色。
在工業标準中,減色效應的量化參數遵循《顔色測量術語》國家标準(GB/T 5698-2001),其核心指标包括光譜反射率和吸收系數。該現象的實際應用涵蓋四大領域:
權威文獻《顔色科學與工程》(科學出版社,2018)第三章詳細論述了減色效應與加色效應的能量轉換差異,指出其本質區别在于能量吸收與疊加的物理機制不同。
減色效應是分析化學和生物化學中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應用場景有所不同,具體解釋如下:
在分析化學中,減色效應(也稱淡色效應)指化合物因結構改變或其他因素導緻吸收強度減弱的現象。主要特征包括:
在生物化學中,該效應特指DNA結構變化引起的紫外吸收變化:
總結來看,減色效應在不同學科中的核心差異在于研究對象和機制,但其本質均與分子結構變化引起的光吸收特性改變相關。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分析化學教材或生物化學中關于核酸光譜分析的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