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ndirect-acting regulator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間接作用調節器"對應的标準英文術語為"Indirect-Acting Regulator",指通過中間介質實現參數調控的自動化裝置。該設備區别于直接作用式調節器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包含二次能量轉換系統,通過輔助能源(如壓縮空氣、電力或液壓)驅動執行機構。
根據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的定義,間接作用調節器包含三個基礎模塊:①傳感器單元負責采集過程變量,②控制單元進行PID算法運算,③功率放大器将微電子信號轉換為機械動作。這種分級控制結構使其具備處理大慣性系統的能力,適用于石油精餾塔溫度控制等工業場景。
《過程控制工程手冊》特别指出,間接作用調節器在化工領域的優勢體現在其具備1:25至1:50的可調範圍比,能有效應對蒸汽壓力波動等複雜工況。該裝置典型的傳遞函數可表示為: $$ G(s)=frac{K_p(1+frac{1}{T_is}+T_ds)}{1+alpha T_ds} $$ 其中$alpha$值通常取0.1-0.2,用于抑制微分環節的噪聲放大效應。
間接作用調節器是一種通過外部能源驅動執行機構來實現參數調節的控制器,其核心特點在于不直接依賴被測介質的能量,而是借助壓縮空氣、電力等外部動力源完成控制動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間接作用調節器通常由控制單元(如指揮器)和執行機構(如主閥)兩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外部能源(如0.02~0.1兆帕的壓縮空氣)驅動執行機構,根據設定值與實際值的偏差調整輸出,從而維持系統參數(如壓力、流量等)的穩定。
常見于工業自動化領域,如天然氣管道壓力控制、發電機組電壓調節等。例如,氣動調節器通過壓縮空氣實現快速響應,適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場合。
英文對應為“indirect-acting regulator”或“relay-operated controller”,強調其通過中繼控制的特點。
總結來說,間接作用調節器通過外部能源與反饋機制的協同,實現了對複雜系統的精準控制,適用于需高穩定性或大功率調節的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