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鎂礬英文解釋翻譯、鉀鎂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eonite
相關詞條:
1.ieonite
分詞翻譯:
鉀的英語翻譯:
【醫】 K; kali; kalii; kalium; potassium
鎂的英語翻譯:
magnesium
【醫】 magnesium; Mg
礬的英語翻譯:
vitriol
【化】 ammonia alum; vitriol
【醫】 vitriol; vitriolum
專業解析
鉀鎂礬(jiǎ měi fán),英文名為Langbeinite,是一種重要的含鉀硫酸鹽礦物,在礦物學和農業領域具有顯著價值。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化學組成
鉀鎂礬是一種鉀、鎂的硫酸鹽礦物,化學式為K₂Mg₂(SO₄)₃。其英文名"Langbeinite"源自德國化學家A. Langbein的姓氏,首次發現于德國礦床。該礦物屬于等軸晶系,晶體多呈粒狀或塊狀集合體,顔色通常為無色、白色、灰色或淡紅色,莫氏硬度約3.5-4,玻璃光澤。
二、地質特征與形成環境
鉀鎂礬主要形成于海相蒸發岩礦床中,與石鹽、光鹵石、鉀石鹽等礦物共生。典型産地包括:
三、工業應用與經濟價值
作為優質鉀肥原料,鉀鎂礬的核心價值在于:
- 農業肥料:富含可溶性鉀(K₂O含量約22%)和鎂(約11%),可直接粉碎或加工成無氯鉀肥,適用于忌氯作物(如煙草、柑橘)。
- 化工原料:用于生産硫酸鉀、鎂鹽化合物及工業硫酸鹽。
- 特性優勢:低吸濕性、高溶解速率,優于其他鉀鹽礦物。
四、鑒别特征與物理性質
屬性 |
描述 |
晶體形态 |
等軸晶系,常見八面體或粒狀集合體 |
顔色 |
無色、白、灰、粉紅 |
條痕 |
白色 |
光澤 |
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 |
解理 |
不完全 |
密度 |
2.83 g/cm³ |
權威參考文獻
-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物數據庫:
Langbeinite Mineral Data
- 《工業礦物與岩石》(Society for Mining, Metallurgy & Exploration):
鉀鹽礦床與開發技術
- 國際肥料協會(IFA)報告:
鉀鎂礬在肥料中的應用
鉀鎂礬作為鉀、鎂雙營養源礦物,對土壤改良和作物增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開采與綜合利用技術持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鉀鎂礬是一種含鉀、鎂的硫酸鹽礦物,主要作為肥料原料使用。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化學組成與結構
-
化學式
不同來源對鉀鎂礬的化學式描述略有差異:
- 和提到鉀鎂礬的成分為KMg[SO₄]·4H2O(或表述為K₂SO₄與MgSO₄的組合物)。
- 指出“軟鉀鎂礬”的化學式為K₂SO₄·MgSO₄·6H₂O,屬于另一種硫酸鹽礦物,可能與鉀鎂礬存在命名差異。
-
礦物特性
- 單斜晶系,常見闆狀、柱狀或塊狀集合體,顔色多為無色、白色或淺黃色。
- 物理性質:硬度2.5~3,密度2.03~2.2 g/cm³,易溶于水,味苦辣。
二、用途與制備
-
農業應用
鉀鎂礬富含氧化鉀(約23.39%~25.69%)和鎂元素,是複合肥的重要原料,可補充土壤鉀、鎂養分。
-
制備方法
通過硫酸氫鉀與氧化鎂反應制取,反應條件包括溫度控制(20~120℃)和固相/液相反應工藝。
三、相關礦物區分
- 鉀鹽鎂礬:化學式為KCl·MgSO₄·3H₂O,含氯化物,與鉀鎂礬屬不同礦物。
- 軟鉀鎂礬:化學式K₂SO₄·MgSO₄·6H₂O,脫水後形成無水鉀鎂礬,加工工藝較複雜。
四、注意事項
“鉀鎂礬”的命名可能因礦物變體或制備方式不同而存在差異,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具體成分區分。如需更權威數據,建議查閱礦物學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