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糊狀物英文解釋翻譯、糊狀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mash

相關詞條:

1.paste  

例句:

  1. "你得先把面粉、油脂和水混合制成糊狀物,然後再開始制作面包。"
    "Before starting to make bread, you'll have to make a paste of flour, fat and water."

分詞翻譯:

糊的英語翻譯:

magma; paste; stick with paste
【化】 brei
【醫】 brei

狀的英語翻譯: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物的英語翻譯: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醫】 agent

專業解析

糊狀物(英文:paste)指介于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半固态物質,具有黏稠、可塑但不易流動的物理特性。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形态與質地

    糊狀物通常由細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質地均勻且無明顯顆粒感。在材料科學中,其粘度範圍常介于 10,000 至 100,000 cP(厘泊),例如牙膏的粘度約為 50,000 cP 。這種狀态使其易于塗抹或填充縫隙,同時保持形态穩定。

  2. 應用領域

    • 食品工業:如面團、果醬、番茄醬等,需符合食品安全标準(如FDA 21 CFR Part 117)。
    • 醫藥制劑:外用軟膏(如氧化鋅糊劑)需滿足《中國藥典》黏度測定要求。
    • 化工材料:陶瓷釉料、電子漿料依賴精确的流變學參數控制。
  3. 詞源與語義演變

    "糊"在漢語中本指米麥煮成的黏粥(《說文解字》),後引申為黏結狀态。英文"paste"源自古希臘語 pastē(大麥粥),經拉丁語 pasta 進入英語,既指食物也指黏合劑。

  4. 權威定義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呈糊狀的物體。"
    • 《牛津英語詞典》:"A thick, soft, moist substance typically produced by mixing dry ingredients with liquid."

來源:

  1. 材料流變學基礎(Journal of Rheology
  2.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法規數據庫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4. 化工工藝手冊(Chemical Engineering Reference)
  5. 牛津詞源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

網絡擴展解釋

“糊狀物”指具有粘稠、半流體狀态的物質,其具體含義因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粘合劑類
    指用面粉、澱粉等加水熬制而成的粘稠物質,常用于粘貼紙張或布料。例如“糨糊”(jiàng hù)或“漿糊”(jiāng hú)。兩者成分相似,但發音和地區用法不同(台灣多稱“漿糊”且發音為jiāng hú)。

  2. 食物類
    如“糊糊”(hú hu),指用玉米面、雜糧等熬煮的粥狀食物,常見于方言描述。

  3. 材料特性
    在工業或醫藥中,澱粉類糊狀物可作為粘合劑、崩解劑。例如10%澱粉漿用于藥片制作。

二、其他領域中的特殊含義

  1. 翡翠鑒定
    翡翠中的“糊狀物”指表面或内部的粘稠雜質,可能由礦物質和有機質混合形成,影響美觀與價值。

  2. 動詞用法

    • hū:表示用糊狀物塗抹縫隙或平面,如“糊牆縫”。
    • hù:指代糊狀食物或敷衍行為,如“面糊”“糊弄”。

三、相關科學原理

澱粉糊化是糊狀物形成的關鍵過程,即澱粉在60~77℃水中吸水膨脹,産生粘性。這一性質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藥。

四、總結

“糊狀物”涵蓋粘合劑、食品、材料科學及玉石鑒定等多領域概念,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其核心特征為粘稠、半流體狀态,可能具有實用功能(如粘貼)或負面效應(如翡翠瑕疵)。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糊狀物,可參考對應領域的權威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