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ctive matter content
活性物含量(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指配方或混合物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效成分所占比例,是衡量産品功效的核心指标。在工業制造與消費品領域,該參數通過質量分數或體積分數表示,例如洗滌劑中表面活性劑占比,化妝品中保濕劑濃度等。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13173-2021)規定其檢測需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或重量分析法。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活性物定義為"物質中直接參與目标化學反應或生物學過程的組分"。該指标的精确控制直接影響藥品生物利用度(FDA 21 CFR 210.3)和農藥作用效果(FAO農藥規格手冊)。
活性物含量是衡量産品中有效成分比例的關鍵指标,具體解釋如下:
活性物含量指産品中具有特定功能(如去污、消泡等)的化學成分占總重量的百分比。在洗滌劑中,主要指表面活性劑的總和;在消泡劑中則指影響性能的微量活性物質占比。
以洗潔精為例,活性物含量可通過各表面活性劑成分的純度加權計算: $$ text{活性物}(%) = frac{text{磺酸量} times 96.5% + text{AES量} times 70% + text{6501量} times 99% + text{K12量} times 93%}{text{總重量}} times 100 $$ (公式來源:)
高活性物含量通常代表更好的效果,但需結合配方合理性。部分低價産品可能通過減少活性物降低成本,導緻性能不達标。
如需具體産品的活性物檢測方法或标準細節,可參考相關行業标準文件(如QB/T、GB/T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