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本斯·瓊斯氏蛋白試驗英文解釋翻譯、本斯·瓊斯氏蛋白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ence Jones protein test

分詞翻譯:

本斯·瓊斯氏蛋白的英語翻譯:

【醫】 Bence bo***s; Bence Jones protein

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計】 breadboarding
【醫】 probation; test; tria
【經】 test; trial

專業解析

本斯·瓊斯氏蛋白試驗(Bence Jones Protein Test)是一種用于檢測尿液中本斯·瓊斯蛋白的實驗室診斷方法。該蛋白質由漿細胞異常分泌,是免疫球蛋白輕鍊的單克隆片段,其存在與多發性骨髓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等漿細胞疾病密切相關。

該試驗的核心原理基于本斯·瓊斯蛋白的特殊熱沉澱特性:在40-60℃時發生沉澱,繼續加熱至100℃後重新溶解,冷卻後再次沉澱。這種獨特的溫度敏感性成為鑒别該蛋白的關鍵指标。現代檢測多采用免疫固定電泳(IFE)或免疫比濁法,靈敏度可達0.02-0.05 g/L。

臨床應用中,陽性結果需結合骨髓活檢、血清遊離輕鍊檢測等綜合判斷。美國血液學會(ASH)指南指出,約50%-80%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可檢測到本斯·瓊斯蛋白,但需注意約20%患者僅表現為遊離輕鍊異常。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建議将該試驗納入漿細胞疾病的常規篩查項目。

參考資料:

  1.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漿細胞腫瘤專題
  2. 《臨床化學》期刊蛋白質檢測技術綜述
  3. 梅奧醫學中心實驗室檢測手冊
  4. 美國血液學會2024年診療指南
  5. 國際骨髓瘤工作組診斷标準白皮書

網絡擴展解釋

本斯·瓊斯氏蛋白試驗(Bence-Jones protein test)是一種用于檢測尿液中是否存在本斯·瓊斯蛋白(BJP)的實驗室檢查方法。以下從定義、檢測原理及臨床意義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定義

本斯·瓊斯氏蛋白(BJP)是免疫球蛋白的輕鍊單體或二聚體,屬于不完全抗體球蛋白,由κ或λ輕鍊構成。其分子量較小(約4萬),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進入尿液。該蛋白由Henry Bence Jones于1847年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尿液中首次發現,因此得名。

二、檢測原理

  1. 熱沉澱特性:BJP在pH4.9的酸性環境中加熱至40-60℃時凝固,繼續升溫至90-100℃時溶解,冷卻至40-60℃又再次凝固。這種“凝溶現象”是檢測BJP的核心依據。
  2. 常用方法:包括加熱法、免疫電泳、免疫固定電泳等。傳統加熱法操作簡單但靈敏度較低,現多采用免疫學方法提高準确性。

三、臨床意義

  1. 多發性骨髓瘤:約35%-65%的患者尿BJP呈陽性,是重要診斷指标之一。
  2. 其他疾病:
    • 良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
    • 澱粉樣變性、惡性淋巴瘤;
    • 慢性腎炎、轉移癌等。
  3. 預後監測:BJP水平可反映腫瘤負荷,用于評估化療效果及病程進展。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檢測流程或臨床案例,可參考權威醫學數據庫(如中國知網)或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