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exception list
bale; cargo; goods; invoice; ware
【經】 articles of merchandise; bale; commodity; gear; good; goods
merchandise; wares
incomplete; remnant
caustic; damage; decrease; harm; lose; mean
report; bulletin; information; lecture; speech; account; talk
【計】 report
【醫】 report
【經】 reporting
貨物殘損報告(Cargo Damage Report)是國際物流與貿易中用于記錄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壞、短缺或變質情況的正式文件。其核心功能是為承運人、收貨人及保險公司提供客觀的貨損證據,作為責任劃分與索賠依據。根據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貨物查驗管理辦法》第21條,該報告須由海關或第三方檢驗機構在貨物到港24小時内出具。
該報告包含以下法定要素:
在國際貿易中,該文件需符合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約定的通知時效,FOB條款下收貨人須在貨物到達目的地後15日内提交。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數據顯示,規範使用貨物殘損報告可使保險理賠成功率提升67%。
貨物殘損報告是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中用于記錄貨物損壞情況的重要文件,其核心解釋如下:
1. 定義與作用
貨物殘損報告(Damage Cargo Report)是當貨物在運輸、裝卸或倉儲過程中出現損壞時,由檢驗機構或相關責任方出具的書面證明文件。它用于客觀記錄貨物受損程度、分析原因,并作為責任劃分和索賠的依據。
2. 核心内容
3. 法律效力與用途
該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常用于:
4. 應用場景
常見于國際海運、跨境物流等環節,尤其在卸貨時若發現異常,需由船方籤字确認殘損單()。例如,貨物到港後若出現鏽蝕,收貨人可申請第三方檢驗并出具報告以追溯責任方。
提示:不同場景下報告名稱可能略有差異,如“貨物殘損單”“受損貨物報告書”等()。如需完整流程或樣本,可參考國際貿易檢驗機構的标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