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chbox
火柴盒(matchbox)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指一種用于盛放火柴的小型容器,通常為矩形紙質結構。以下從定義、特征及文化延伸三方面詳細解析:
火柴盒(huǒchái hé)是存放火柴的便攜式小型盒子,英文對應詞為"matchbox"。其主要功能是保護火柴免受潮氣或摩擦意外點燃,同時便于攜帶。标準火柴盒包含兩部分:内盒(盛放火柴梗)與外鞘(側面塗有磷面以供點火)。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89頁;《牛津英漢漢英詞典》第3版,2010年,第1284頁。
尺寸與結構
常見尺寸約為5×3×1.5厘米,采用薄紙闆或軟木貼面制成。外鞘一側覆蓋磷粉(紅磷與玻璃粉混合物),劃擦時與火柴頭氯酸鉀反應生火。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火柴"條目,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安全設計
現代火柴盒需符合《GB/T 393-2008 安全火柴》國家标準,要求磷面與火柴頭分離存放,且盒體需具備阻燃性。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公開文件。
火柴盒封面(matchbox label)自19世紀末成為收藏品類,稱為"phillumeny"。例如中國"火花"收藏家展出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商标火花,反映社會變遷與印刷工藝發展。
來源:英國菲利孟尼協會(Phillumeny Society)官網;《收藏》雜志2020年"中國火花史專題"。
注:以上引用來源均為可公開檢索的權威出版物或機構,具體内容可查閱相關文獻。
“火柴盒”一詞的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解釋:
基礎定義
指用于存放火柴的便攜容器,通常由紙闆、薄木片或金屬制成,内部排列整齊的火柴棍,盒側塗有磷面供摩擦點火。這種設計既保護火柴防潮,又便于攜帶(常見于19世紀中期安全火柴普及後)。
文化象征
在文學或藝術中,火柴盒常被賦予隱喻意義。例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火柴盒象征希望與現實的矛盾;現代語境中也可能比喻短暫易逝的事物,如同火柴燃燒的瞬間。
品牌與衍生品
空間比喻
口語中常用“火柴盒”形容極其狹小的空間,如“住在火柴盒大小的公寓裡”,強調局促感。
若需了解火柴盒的曆史演變或具體品牌産品細節,可進一步提供補充方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