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币托拉斯英文解釋翻譯、貨币托拉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money trust
分詞翻譯:
貨币的英語翻譯:
coin; money
【計】 currency
【經】 bank currency; currency; king portait; money
托的英語翻譯:
entrust; hold in the palm; plead; set off; sth. serving as a support
【化】 Torr
【醫】 pad; support
拉的英語翻譯:
pull; draw; drag in; draught; haul; pluck
【機】 pull; tension; tractive
斯的英語翻譯:
this
【化】 geepound
專業解析
貨币托拉斯(Money Trust)是金融史中的重要概念,特指20世紀初美國由少數銀行和金融機構通過資本聯合形成的壟斷聯盟,旨在控制信貸資源與金融市場。以下是其核心含義的解析:
一、定義與本質
貨币托拉斯(Money Trust)指由大型銀行、信托公司及金融機構通過交叉持股、聯合董事等方式形成的壟斷性財團,主導貨币供應、信貸分配與資本流動。該術語源于1913年美國《普若報告》(Pujo Report),揭露摩根財團(J.P. Morgan & Co.)、洛克菲勒財團等通過資本紐帶控制全美金融命脈的現象 。
核心特征:
- 資本集中化:少數財團掌控多數銀行資本,例如1913年摩根聯盟直接控制紐約六大銀行總資本的70%以上 。
- 跨機構控制:通過董事互任(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協調政策,如摩根合夥人同時擔任多家銀行董事 。
- 信貸壟斷:操縱企業融資渠道,中小企業被迫接受高息貸款或喪失融資機會 。
二、曆史背景與運作機制
1. 形成背景
- 工業化推動:19世紀末美國工業擴張催生大規模融資需求,銀行通過合并擴大資本規模(如1901年摩根組建美國鋼鐵公司) 。
- 監管缺失:聯邦儲備體系成立前,缺乏中央銀行調控,私人銀行主導貨币市場 。
2. 運作模式
- 證券承銷壟斷:財團包攬國債、企業債券發行,收取高額傭金(如摩根承銷美國1901年國債) 。
- 信貸配額制:通過關聯銀行限制競争對手信貸額度,例如紐約清算所(New York Clearing House)被用作協調工具 。
三、社會影響與監管應對
1. 經濟弊端
- 市場扭曲:信貸資源向關聯企業傾斜,抑制公平競争(如1912年調查顯示12家財團控制全美85%資本) 。
- 金融危機風險:1907年銀行恐慌中,摩根財團以救市名義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暴露系統性脆弱 。
2. 立法改革
- 《聯邦儲備法案》(1913):建立央行體系削弱私人銀行壟斷 。
- 《克萊頓反托拉斯法》(1914):禁止董事跨機構兼任,切斷貨币托拉斯組織基礎 。
四、現代意義
貨币托拉斯揭示了金融資本集中的潛在風險,為當代反壟斷與金融監管提供曆史鏡鑒。其運作邏輯仍可見于部分跨國銀行聯盟,但受限于現代分業經營與反壟斷法規 。
參考資料:
- U.S. Congress, Money Trust Investigation: Pujo Committee Report (1913), 政府印刷局
- Federal Reserve History, "The Panic of 1907"
-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 and the Money Trust" (2015)
- Federal Reserve System, The Founding of the Fed (官方曆史文檔)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參考文獻僅标注來源名稱與關鍵文獻,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貨币托拉斯”是一個結合經濟學與金融學概念的術語,其核心含義需要從“托拉斯”和金融壟斷兩個層面綜合理解:
一、基礎概念解析
-
托拉斯(Trust)
指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由生産同類商品或業務關聯的企業通過合并、收購等方式形成統一實體,原企業失去獨立性,由控股公司集中控制生産、銷售等環節,目的是消除競争、壟斷市場并獲取高額利潤。
-
貨币托拉斯的延伸含義
特指金融資本通過聯合形成壟斷集團,控制貨币流通、信貸體系或金融市場。這種壟斷可能表現為大型銀行、金融機構或財團通過資本集中,操縱利率、彙率或信貸分配,進而影響國家經濟政策甚至全球經濟格局。
二、關鍵特征與影響
- 壟斷性:通過資本集中實現對貨币發行權、信貸渠道或金融工具的主導,例如19世紀末美國摩根財團對銀行業的控制。
- 經濟控制力:可能威脅經濟民主,如通過操縱資本流動加劇市場波動,或利用金融杠杆幹預實體經濟。
- 政策關聯性:常成為反壟斷法規制的對象,例如美國《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對金融壟斷的約束。
三、應用場景與争議
該術語多用于學術或政策讨論中,例如:
- 批評金融資本過度集中導緻系統性風險(如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投行聯盟);
- 分析新興貨币國際化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區域性金融壟斷(如提及的人民币托拉斯設想,但需注意其權威性較低)。
四、與其他概念的區分
需區别于“卡特爾”“辛迪加”等壟斷形式:
- 卡特爾:企業聯盟通過協議控制價格和産量,但保持獨立性;
- 托拉斯:企業完全合并為單一實體,決策權高度集中。
貨币托拉斯本質是金融領域的壟斷現象,強調通過資本集中實現對貨币體系或金融市場的控制權。這一概念在分析金融霸權、經濟不平等問題時具有理論價值,但具體案例需結合權威經濟史料或政策文件進一步驗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