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verberation time
reecho; resound; ring; roar again
hour; time; when; while
【化】 time
【醫】 tempo-; time
【經】 time
回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是聲學領域的核心術語,指聲源停止發聲後,聲壓級衰減60分貝所需的時間,通常用符號RT60表示。該參數是評估室内聲學環境質量的關鍵指标,直接影響語音清晰度、音樂表現力及空間聽覺舒適度。
回響時間由物理學家華萊士·克萊門特·賽賓于20世紀初提出,其公式為:
$$
RT_{60} = frac{0.161 cdot V}{A}
$$
其中,$V$為房間容積(立方米),$A$為總吸聲量(平方米)。公式表明,空間容積越大或吸聲材料越少,回響時間越長(來源:ISO 3382-1:2009 聲學測量标準)。
現代測量采用脈沖響應法或掃頻信號法,結合專業軟件(如REW、ODEON)分析衰減曲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SO 3382中規定了标準化測量流程,确保數據可比性。
通過精準控制回響時間,可優化空間聲學性能,滿足不同場景的功能需求。
“回響時間”是聲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對應的英文翻譯為reverberation time()。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回響時間指聲音在封閉空間(如房間、音樂廳等)内停止發聲後,殘餘聲波經多次反射逐漸衰減至聽不見所需的時間。通常以聲壓級衰減60分貝(即降至原強度的百萬分之一)所需的時間為标準。
應用場景
這一概念在建築聲學設計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空間的聽覺效果。例如:
補充說明
在中文語境中,“回響”本身指聲音的反射或持續震蕩(),而“回響時間”是其量化指标,屬于科學術語,與日常用語中的“回聲”有所區别。
如需更專業的聲學參數計算或測量方法,建議參考權威聲學手冊或相關學術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