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ccounting price
accountant; accounting; treasurer
【計】 ACCNT; accountion
【經】 accounting
price; prix; quotation; rate; value
【化】 price
【經】 figure; price; prices; rater.; value
會計價格(Accounting Price)是會計實務中用于記錄和報告財務數據的計量标準,其定義與市場價格存在本質差異。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文件,該概念特指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的估值基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核心特征:
非市場定價屬性 會計價格通常采用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或公允價值(Fair Value)進行計量。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財務報告框架指出,曆史成本反映資産取得時的實際支付價格,而公允價值則是基于有序市場交易形成的估值。
會計準則約束性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九章,會計價格的選擇必須符合"可靠性優先"原則,當市場價格無法可靠取得時,允許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等替代計量方式。
報表編制功能 牛津會計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Accounting)強調,該價格體系主要服務于資産負債表編制和損益計算,與反映實時供需關系的市場價格形成功能互補關系。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2020年概念框架修訂中特别說明,會計價格的應用需在財務報告附注中披露計量方法和假設條件,這一規定已被納入全球120多個國家的會計準則體系。
會計價格是指在會計處理中用于計量和記錄經濟事項的特定價格形式,其核心意義在于為財務報表提供可量化、可驗證的價值依據。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會計價格是會計系統中對資産、負債或交易事項進行貨币化計量的标準。它可能表現為實際交易價格(如買賣雙方協商的金額),也可能基于會計準則要求采用特定計價方式(如曆史成本、公允價值等)。
與經濟學價格的關聯
根據經濟學理論,價格是“商品交換價值的貨币表現形式”(),而會計價格則是這一概念在會計實務中的延伸應用。例如,企業購置固定資産時,會計價格通常采用交易發生時的實際支付金額(即曆史成本)入賬。
具體應用場景
與市場價格的差異
會計價格不一定等同于當前市場價格。例如,曆史成本會計下的資産價格反映的是過去的交易價格(),而市場價格會隨供求關系波動()。這種差異體現了會計穩健性原則與市場動态性的平衡。
總結來看,會計價格是連接經濟交易與會計信息系統的橋梁,既需符合會計準則的規範性,又需反映價格作為“價值數字”的本質屬性()。其具體表現形式需根據會計政策和業務場景綜合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