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ccounting equation; accounting identity
會計方程式(Accounting Equation)是複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其核心公式為:
$$
text{資産} = text{負債} + text{所有者權益}
$$
對應的英文表述為:
$$
Assets = Liabilities + Owners' Equity
$$
資産(Assets)
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預期能帶來經濟利益,例如現金、存貨、設備等。英文定義中強調“economic value controlled by the entity”(《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Framework)。
負債(Liabilities)
代表企業對外部的債務或義務,需在未來以資産或服務償還,如應付賬款、貸款等。英文術語“liabilities”源自拉丁語“liabilitas”,意為法律約束下的責任。
所有者權益(Owners' Equity)
資産扣除負債後的剩餘索取權,反映企業淨值。英文解釋中常表述為“residual interest in the assets after deducting liabilities”(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公告)。
會計方程式可擴展為:
$$
text{資産} = text{負債} + text{初始投資} + text{收入} - text{費用} - text{分配利潤}
$$
其中,收入增加所有者權益,費用和利潤分配減少所有者權益(《基礎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版)。
會計方程式(又稱會計恒等式)是會計學的核心基礎,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的基本平衡關系。其核心公式為:
$$ 資産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
資産
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包括現金、存貨、固定資産(如設備、房産)等,預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負債
企業對外部債權人的債務,如應付賬款、銀行貸款等,需在未來償還。
所有者權益
企業資産扣除負債後的剩餘權益,包括股東投資(股本)和累積利潤(留存收益)。
當考慮經營成果(收入與費用)時,公式可擴展為:
$$
資産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 (收入 - 費用)
$$
會計方程式是會計記錄與分析的基石,揭示了企業資源來源與運用的平衡關系。理解其邏輯有助于掌握財務報表編制原理及企業財務健康度評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