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信貸英文解釋翻譯、互惠信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mutual credit facilities
分詞翻譯:
互惠的英語翻譯:
【經】 mutual advantage
信貸的英語翻譯:
credit
專業解析
互惠信貸(Reciprocal Credit) 是國際金融領域的重要概念,特指兩國中央銀行之間籤訂的雙邊貨币互換協議。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定義,其核心是允許籤約方在約定條件下,以本國貨币為抵押,臨時獲取對方國家的貨币資金,用于支持雙邊貿易結算或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與歐洲央行籤訂的協議,允許在歐元流動性緊張時,中方以人民币質押換取歐元,反之亦然。
運作機制包含三個關鍵點:
- 額度與期限:協議明确互換的最高資金限額(如2000億元人民币/300億歐元)及使用期限(通常1-3年可續期),避免無限敞口風險 。
- 彙率錨定:兌換采用市場彙率,但設置波動緩沖區間,防止套利行為沖擊彙率體系。
- 本币結算原則:資金最終需以初始互換币種償還,降低第三方貨币(如美元)的依賴風險。
核心功能體現在:
- 規避彙率風險:企業可直接用本币進行跨境貿易結算,減少彙兌損失(如中國出口商收取人民币而非美元)。
- 流動性安全網:在金融危機時(如2020年美元流動性危機),央行可通過互惠信貸快速獲得外币,防止本币彙率崩盤。
- 促進本币國際化:人民币通過此類協議擴大在貿易夥伴國的使用場景,加速國際化進程。
實例佐證:2023年阿根廷啟用中阿互惠信貸額度(1300億元人民币),用人民币償還IMF美元債務,既緩解外彙儲備壓力,又推動人民币在南美流通(來源:國際清算銀行年度報告)。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清算銀行(BIS)《中央銀行貨币互換機制白皮書》
-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雙邊本币互換協議列表》
- 《牛津金融與銀行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Finance and Banking)
網絡擴展解釋
互惠信貸是金融領域中的專業術語,其含義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可分為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國際貨币互換協議(國家層面)
指兩國中央銀行籤訂的貨币互換協定,核心特點包括:
- 雙向支持:雙方約定在一定額度内互相提供本國貨币信貸,用于國際收支危機時的流動性支持。
- 自動觸發機制:當一國出現外彙短缺時,可立即動用對方貨币儲備,後續按約定利率和期限償還。
- 曆史背景:該機制最早于1962年由美聯儲與歐洲央行建立,用于維護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彙率穩定。
二、金融交易操作(機構層面)
涵蓋兩種常見業務模式:
- 證券差額結算:券商與客戶同時進行金額相近的證券買賣,僅結算差額現金。例如A向B賣出100萬國債,同時從B買入90萬企業債,最終隻需支付10萬差額。
- 外彙掉期套利:同時進行現貨與期貨外彙交易,利用利率差異獲利。典型操作如:買入美元現貨并賣出美元期貨,通過兩國利差實現無風險收益。
補充說明
需注意與普通信貸的區别:普通信貸是單向資金借貸(如銀行貸款),而互惠信貸強調雙向權利義務。在商業銀行實務中,這類業務需遵守《巴塞爾協議》關于衍生品交易的風險資本計提規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