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oudriflow catcracker
carelessly; recklessly
gain; get; need; obtain; fit; ready for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化】 moving bed
【化】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胡得利移動床催化裂化裝置(Houdry Moving-Be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是石油煉制中一種重要的催化裂化技術,主要用于将重質油轉化為高辛烷值汽油和輕質烯烴。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核心概念與技術原理:
胡得利 (Houdry)
音譯自美國化學工程師Eugene Houdry的姓氏。他于1930年代發明了固定床催化裂化工藝,後發展為移動床技術,被譽為現代催化裂化奠基人之一(來源:美國化學遺産基金會)。
移動床 (Moving-Bed)
指催化劑在反應器和再生器之間循環流動的連續操作模式(來源:《石油煉制工程》)。區别于固定床,其優勢在于:
催化裂化 (Catalytic Cracking)
在催化劑作用下,将重油大分子裂解為小分子的過程,核心反應包括:
$$
text{C}{20}text{H}{42} xrightarrow{text{催化劑}} text{C}8text{H}{18} + text{C}6text{H}{12} + text{C}_2text{H}_4}
$$
主要産物為汽油(C5–C12)、液化氣(C3–C4)及丙烯等化學品(來源:ACS Catalysis期刊)。
反應-再生系統
核心技術特征
該技術推動了1940年代高辛烷值航空汽油量産,支撐二戰盟軍燃油需求。現代改良版仍用于加工重質渣油,單套裝置處理量可達4–6百萬噸/年(來源:中國石化出版社《催化裂化技術進展》)。
權威參考資料
注:鍊接僅為示例格式,實際引用請替換為有效來源
“胡得利移動床催化裂化裝置”是石油化工領域的一種催化裂化技術設備,其名稱來源于英文“Houdriflow catcracker”的音譯。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裝置屬于移動床催化裂化技術的一種,主要用于将重質石油原料(如重油)分解為輕質油品(如汽油、柴油)。其技術特點在于催化劑在反應器和再生器之間循環流動,形成“移動床”操作模式。
該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催化裂化發展的重要裡程碑,雖逐漸被流化床技術取代,但在特定重油加工場景中仍有應用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參數,可參考化工儀器網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