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寰椎的英文解釋翻譯、寰椎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tlantal

分詞翻譯:

椎的英語翻譯:

vertebra

專業解析

寰椎(huán zhuī)是人體頸椎的第一節,英文名為Atlas。作為連接顱骨與脊柱的關鍵結構,其名稱源于希臘神話中背負天球的泰坦神阿特拉斯(Atlas),象征其支撐頭部的功能。

一、解剖特征

  1. 獨特結構

    寰椎呈環狀,無典型椎體結構,由前弓、後弓及兩個側塊組成。前弓後方的齒突凹與樞椎(第二頸椎)的齒突形成寰樞關節,實現頭部旋轉功能。側塊上的上關節凹與枕骨髁構成寰枕關節,負責頭部屈伸運動。

  2. 神經血管通道

    椎動脈穿過側塊後方的椎動脈溝,經枕骨大孔入顱。脊髓經寰椎椎孔上行,外傷易壓迫脊髓導緻高位截癱。

二、功能與臨床意義

三、詞源與命名

英文名"Atlas"由解剖學家維薩留斯(Andreas Vesalius)于1543年提出,直接引用神話意象。中文"寰"字取義"廣大的寰宇",呼應其承載顱骨的空間結構。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解剖學定義

    《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第42版:寰椎結構詳解(ISBN 9780323636398)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寰椎骨折診療指南

  2. 術語溯源

    《解剖學曆史》(History of Anatomy):維薩留斯命名考據(ISBN 9780226316999)

  3. 中文标準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解剖學名詞》:寰椎官方定名(科學出版社,2019)


拉丁名:Atlas(國際解剖學術語,TA98編碼 A02.2.02.101)

臨床關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出現寰樞關節半脫位,需影像學監測(《中華骨科雜志》2023;43(5):321-328)。

網絡擴展解釋

寰椎(Atlas)是人體脊柱的第一塊頸椎(C1),位于頭顱底部,與枕骨和第二頸椎(樞椎,C2)相連。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定義與命名


解剖結構

寰椎呈環形,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1. 前弓
    • 較短,中央有前結節(肌肉附着點),後側有齒突凹,與樞椎的齒突形成關節,支持頭部旋轉。
  2. 後弓
    • 較長,中央有後結節(類似其他椎骨的棘突),上方有椎動脈溝,供椎動脈和第一頸神經通過。
  3. 側塊
    • 主要承重結構,上關節面與枕骨髁形成寰枕關節(點頭動作),下關節面與樞椎形成寰樞關節(搖頭動作)。

功能與重要性

  1. 運動功能
    • 寰枕關節:支持頭部俯仰(點頭)和側屈。
    • 寰樞關節:允許頭部左右旋轉(搖頭)。
  2. 保護作用
    • 橫突孔容納椎動脈,保障腦部供血;椎孔保護脊髓上段。

臨床意義


寰椎作為連接顱骨與脊柱的關鍵結構,其環狀形态和特殊關節設計實現了頭部的靈活運動,但也因解剖複雜性成為頸椎中的脆弱環節。理解其結構與功能對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