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ing register
【計】 ring type
【醫】 ring form
register
【計】 R; RALU; register
【化】 memory; registor
在電子工程與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環形寄存器(Ring Register) 是一種特殊的移位寄存器結構,其數據存儲單元以環形方式連接,使數據能夠在閉合回路中循環移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中文術語:環形寄存器
指由多個觸發器串聯構成,且末級輸出反饋至首級輸入的閉環移位寄存器。數據在時鐘信號控制下沿固定方向(左移或右移)循環流動,形成“環形”數據路徑 。
英文術語:Ring Register / Circular Shift Register
對應英文強調其"circular"特性,即數據位在移位操作中不會丢失,而是從寄存器末端重新進入首端,實現循環存儲 。
循環移位機制
每輸入一個時鐘脈沖,寄存器内所有數據位同步移動一位,同時最後一位數據反饋至第一位。例如4位環形寄存器的狀态變化:
初始狀态:A B C D
→ 移位後:D A B C
→ 再次移位:C D A B
。
應用場景
類型 | 環形寄存器 | 約翰遜計數器 | 線性移位寄存器 |
---|---|---|---|
連接方式 | 末位直連首位 | 末位取反後連首位 | 無反饋或線性反饋 |
狀态數 | N位 → N個有效狀态 | N位 → 2N個有效狀态 | 依賴反饋多項式 |
典型應用 | 順序脈沖發生器 | 扭環計數器/分頻器 | 數據暫存/序列加密 |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詳細描述了環形寄存器在控制單元設計中的實現邏輯 。
IEEE Std 100-2000 将環形寄存器定義為:"A shift register in which the output of the last stage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of the first stage"(編號:IEEE 100, p. 980)。
《數字設計原理與實踐》(John F. Wakerly)第8章分析了環形寄存器在時序電路中的優化應用案例 。
環形寄存器的移位行為可建模為:
$$ left[ b0^{(t+1)}, b1^{(t+1)}, dots, b{n-1}^{(t+1)} right] = left[ b{n-1}^{(t)}, b0^{(t)}, dots, b{n-2}^{(t)} right] $$
其中 $b_k^{(t)}$ 表示第 $k$ 位在時刻 $t$ 的值,$n$ 為寄存器位數 。
關于“環形寄存器”這一概念,目前公開的技術資料中并沒有明确的标準化定義。根據計算機體系結構和數字電路領域的常見術語推測,其可能指以下兩種技術方向:
1. 循環移位寄存器(Circular Shift Register) 這是移位寄存器的一種特殊工作模式,通過将輸出端與輸入端連接形成閉環。例如:一個4位移位寄存器在循環模式下,每次移位時最高位的值會被重新移入最低位。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Q{next} = (Q gg 1) | (Q{n-1} ll (n-1)) $$ 這種結構常用于實現循環冗餘校驗(CRC)、數據加密等需要周期性位移的場景。
2. 環形緩沖寄存器組 由多個寄存器構成首尾相連的存儲結構,配合讀寫指針實現先進先出(FIFO)隊列。當寫指針到達末尾時自動跳轉至起始地址,這種硬件實現方式在DSP芯片中用于音頻采樣緩存等實時數據處理場景。
需要說明的是,該術語并非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标準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建議确認具體應用場景或查閱相關芯片手冊獲取準确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