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烷酮英文解釋翻譯、黃烷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lavanone
【醫】 flavanone
分詞翻譯:
黃烷的英語翻譯:
【化】 flavane
酮的英語翻譯:
【化】 ketone
【醫】 keto-; ketone
專業解析
黃烷酮(Flavanone)是一類重要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屬于黃酮類化合物的亞類。其英文名稱“Flavanone”直接反映了其化學結構特征。以下是基于學術和行業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化學結構與命名
- 核心結構:黃烷酮的基本母核為2-苯基苯并二氫吡喃-4-酮(2-Phenylchroman-4-one)。它由兩個苯環(A環和B環)通過一個含氧雜環(C環,吡喃環)連接而成,且C環的2,3位之間是單鍵(飽和鍵),呈二氫結構,C環的4位為羰基(酮基)。這是區别于黃酮(Flavone,C環2,3位為雙鍵)的關鍵特征。
- 漢英對照:
- 中文:黃烷酮 (Huáng wán tóng)
- 英文:Flavanone
- 結構特征:其飽C環使其分子平面性降低,紫外吸收光譜通常在280-290 nm附近有較強吸收峰,區别于其他黃酮類化合物。
二、天然存在與來源
黃烷酮及其衍生物(如苷元或糖苷形式)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在芸香科(Rutaceae)植物中含量豐富,是許多藥用植物和水果的重要活性成分:
- 主要來源:柑橘屬(Citrus spp.)水果(如橙子、柚子、檸檬、橘子)的果皮、果肉和果汁;某些中藥材(如枳實、枳殼、陳皮)。
- 代表性化合物:
- 柚皮苷 (Naringin):存在于葡萄柚中,是主要的苦味成分。
- 橙皮苷 (Hesperidin):存在于橙子、檸檬中。
- 聖草次苷 (Eriodictyol):存在于檸檬、聖草中。
三、生物活性與意義
黃烷酮類化合物因其顯著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尤其在營養學和藥理學領域:
- 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損傷,保護細胞和組織。
- 抗炎作用:調節炎症因子表達,減輕炎症反應。
- 心血管保護:研究表明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闆聚集,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 神經保護作用:部分研究提示其可能對神經系統有保護作用,潛在應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
- 其他潛在活性:部分黃烷酮衍生物顯示出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活性,仍在深入研究階段。
四、應用領域
- 食品工業:作為天然抗氧化劑、風味物質(部分有苦味)或功能性食品添加劑。
- 醫藥與保健品:作為活性成分用于開發具有抗氧化、增強血管韌性等功效的藥品或膳食補充劑(如橙皮苷、柚皮苷提取物)。
- 化妝品:利用其抗氧化和可能的抗炎特性,用于護膚産品。
權威參考來源:
- 化學結構定義: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 命名規則、《中藥化學》教材(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本)對黃酮類化合物的系統分類。
- 天然存在與生物活性:
- USDA Phytochemical Database (美國農業部植物化學數據庫) 提供植物成分信息。
- 科學文獻數據庫 (如PubMed, ScienceDirect) 中大量關于橙皮苷、柚皮苷等黃烷酮苷的藥理研究綜述和論文。
- 專業工具書:《The Flavonoids: Chemistry, Bio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 (Edited by Øyvind M. Andersen, Kenneth R. Markham)。
- 權威機構報告:如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 對橙皮苷等健康聲稱的科學評估意見。
網絡擴展解釋
黃烷酮(Flavanone)是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以下核心信息:
1.化學結構與基本信息
- 分子式:C₁₅H₁₂O₂,分子量224.25。
- 結構特征:屬于2,3-二氫黃酮,含C6-C3-C6骨架,其中C3部分形成六元或五元環結構。
- CAS號:487-26-3,EINECS號:207-654-8。
2.物化性質
- 熔點:76-78°C,沸點:約386°C(常壓),密度:1.2 g/cm³。
- 溶解性:可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溶液呈黃色。
3.存在形式
- 自然界中未發現遊離态黃烷酮,但其羟基或甲氧基衍生物(如橙皮素、檸檬素)廣泛分布于植物中,常以配糖體形式存在。
4.藥理作用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 抗炎:緩解關節炎、腸炎等炎症症狀。
- 降血脂與抗血栓:調節血脂水平,降低血管滲透性,預防血栓形成。
5.應用領域
- 醫藥合成:用于開發抗腫瘤、抗病毒及殺蟲藥物。
- 天然産物研究:作為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對象。
如需更詳細的生産信息或技術參數,可參考ChemicalBook等專業化工平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