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螺菌英文解釋翻譯、紅色螺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pirillum rubrum
分詞翻譯:
紅色的英語翻譯:
red; redness
螺菌的英語翻譯:
【醫】 spirilla
專業解析
紅色螺菌(學名:Rhodospirillum rubrum)是革蘭氏陰性螺旋狀光能異養細菌,屬于變形菌門α-亞綱紅螺菌科。其名稱中"紅"指菌體含類胡蘿蔔素與細菌葉綠素a,在厭氧光照條件下呈橙紅色;"螺"描述其螺旋狀細胞形态,長度約3-10微米,直徑0.8-1.0微米,單極生鞭毛運動。
該菌具有特殊的代謝多樣性:在光照厭氧條件下進行光異養生長,利用有機酸作為電子供體;黑暗有氧條件下則轉為化能異養代謝。其光合系統位于細胞膜内陷形成的片層結構中,這種代謝靈活性使其廣泛存在于淡水沉積物、稻田等低溶氧富有機物環境。
在生物技術領域,紅色螺菌因其高效的氫化酶和固氮酶系統被用于生物制氫研究。其基因組包含1個約4.3 Mb的環形染色體和多個質粒,編碼約3,900個基因,其中約30%與能量代謝相關,這一特征在《微生物系統學》(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第二版中有詳細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紅色螺菌(或紅螺菌)是一類具有獨特代謝特性的光合細菌,其科學名稱通常對應“Rhodospirillum”,而“紅色螺菌”可能是其俗稱或特定種類的翻譯(如深紅紅螺菌)。以下是詳細解析:
1. 生物分類與形态
- 分類:屬于細菌域(Bacteria)→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α-變形菌綱(Alphaproteobacteria)→紅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紅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紅螺菌屬(Rhodospirillum)。
- 形态:細胞呈螺旋形或弧形,寬度約0.8–1.5 μm,具有極生鞭毛,可運動;革蘭氏染色陰性。
2. 生理特性
- 光合作用:
- 屬于不産氧光合細菌,利用細菌葉綠素a和類胡蘿蔔素(如螺菌黃素)進行光合作用。
- 光合過程為厭氧型,不以水為供氫體,而是依賴硫化物、有機物(如乙醇)或分子氫。
- 營養類型:
- 光能異養型:在光照厭氧條件下,以有機物(如乙醇)為碳源,将二氧化碳還原為葡萄糖。
- 好氧異養型:在黑暗、好氧環境中直接利用有機物生長。
- 因此被稱為兼性營養型細菌,適應性強。
3. 生态分布與功能
- 分布:廣泛存在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尤其富集于有機物污染的積水區域。
- 生态作用:
- 分解有機物,淨化高濃度廢水(如水産養殖廢水),減少環境污染。
- 作為魚蝦蟹育苗的天然餌料,提高存活率。
4. 典型代表種:深紅紅螺菌
- 學名:Rhodospirillum rubrum,是紅螺菌屬的模式種。
- 特征:
- 菌落呈無色至淡粉色,最適生長溫度30–35℃,pH 6.8–7.0。
- 可通過鞭毛運動,繁殖方式為二分分裂。
紅色螺菌是一類兼具光合與異養能力的細菌,其代謝靈活性和環境適應力使其在生态修複和水産養殖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培養或分類細節,可參考相關科研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