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紅熱脆性英文解釋翻譯、紅熱脆性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red shortness

分詞翻譯:

紅的英語翻譯:

red; bonus; ruddily; symbol of success
【醫】 ereuth-; erythro-; red; Rhodnius prolixus; rubor; rubrum

熱的英語翻譯:

ardent; caloric; craze; eager; fever; heat; hot; warm
【化】 heat
【醫】 calor; cauma; febris; fever; fievre; heat; hyperthermia; hyperthermy
phlegmasia; phlegmonosis; pyreto-; pyro-; therm-; thermo-

專業解析

紅熱脆性(Red Shortness)是材料科學和冶金學中的重要概念,指金屬材料(尤其是鋼鐵)在特定高溫區間(通常為500°C至800°C)因微觀結構變化導緻的塑性顯著降低、脆性急劇增大的現象。該術語的漢英對照及詳細解釋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溫度特征


二、微觀機理與成因

紅熱脆性主要由以下因素引發:

  1. 硫化物偏析:硫(S)在鋼中形成低熔點硫化物(如FeS),在紅熱溫度下于晶界處液化,削弱晶界結合力。
  2. 氧滲透作用:高溫下氧沿晶界擴散,形成氧化物夾雜,加劇晶界脆化。
  3. 動态應變時效:溶質原子(如氮、氧)在變形過程中釘紮位錯,阻礙塑性變形,導緻局部應力集中。

三、工業影響與應對措施

典型危害

抑制方法

  1. 成分控制:添加錳(Mn)形成高熔點MnS(熔點1620°C),避免FeS液化(熔點1190°C);
  2. 工藝優化:避免在脆性溫度區間進行塑性加工,采用快速冷卻繞過敏感溫區;
  3. 純淨度提升:降低鋼中硫、氧含量(如LF爐精煉)。

四、實例分析(火力發電管道)

某超臨界機組鍋爐管在580°C服役時發生爆管,金相檢測發現晶界處大量FeS網狀析出。成因分析:


權威參考文獻

  1. 《金屬學與熱處理原理》(崔忠圻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1-28134-5.
  2. ASM International. ASM Handbook, Volume 1: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 Irons, Steels, and High-Performance Alloys. ASM International, 1990.
  3. GB/T 13301-1991 《鋼的脆性轉變溫度測定方法》,中國标準出版社.

注:以上内容綜合材料科學經典理論與工業實踐,術語定義及機理部分參考權威教材,案例數據源自實際工程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紅熱脆性”是材料科學中的專業術語,結合搜索信息可分為以下兩部分解釋:

一、紅熱的定義

紅熱指金屬或某些材料在高溫(500~1200℃)下呈現暗紅色至橙紅色的發光狀态。例如鋼鐵鍛造時常見的紅熱現象,若溫度繼續升高則會變為白熱狀态。

二、紅熱脆性(熱脆性)的具體含義

定義:特指鋼材在400~550℃的高溫區間長期受力時,沖擊韌性顯著下降的現象,又稱紅脆性或熱脆性。

産生原因:

  1. 硫元素影響:硫與鐵形成低熔點的FeS(熔點1190℃),FeS與Fe的共晶體熔點僅989℃,在晶界處形成脆弱硫化物,鍛造或軋制時易沿晶界開裂。
  2. 其他元素影響:鉻、錳、鎳等元素會增加脆性傾向,而钼、鎢、釩等元素可降低脆性。

工業影響:這種現象會導緻鋼材在加工過程中(如鍛造)出現裂紋,需通過控制硫含量或添加合金元素來改善性能。

補充說明

“脆性”本身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易碎的性質,斷裂前無明顯塑性變形(如玻璃的脆性)。而“紅熱脆性”是特定溫度下金屬材料表現出的特殊脆化現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