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門英文解釋翻譯、褐藻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Phaeophyceae
分詞翻譯:
褐藻的英語翻譯:
【醫】 brown algae
門的英語翻譯:
class; door; gate; gateway; ostium; phylum; school
【計】 gate
【醫】 binary division; hili; hilum; hilus; phylum; pore; Pori; porta; portae
portal; porus; pyla
【經】 portal
專業解析
褐藻門(Phaeophyta)是藻類植物中結構複雜的大型多細胞類群,其英文對應名稱為"brown algae",屬于原生生物界(Chromista)下的獨立門類。根據AlgaeBase的分類系統,現代研究将其歸類為淡色藻門(Ochrophyta)下的褐藻綱(Phaeophyceae)。
該門類最顯著的特征包含:
- 色素組成:除葉綠素a、c外,含特有墨角藻黃素(fucoxanthin),賦予藻體橄榄綠至深褐色澤,這種光合色素組合使其能有效吸收藍綠光,適應水下弱光環境
- 細胞結構:細胞壁由褐藻酸(alginic acid)和纖維素構成,部分物種具有含碘量高的黏液腔,如海帶(Laminaria japonica)的碘含量可達幹重0.5%
- 繁殖方式:具有世代交替現象,多數物種呈現孢子體世代占優的異形世代交替,如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孢子體可長達60米
經濟價值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顯示全球每年褐藻養殖産量超3200萬噸,主要作為瓊脂原料、食品添加劑及生物燃料原料。生态學研究證實,褐藻林為20%以上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其固碳效率可達熱帶雨林的50倍。
地理分布數據顯示,冷水性褐藻如昆布屬(Ecklonia)主要分布于北緯40°以北海域,而暖水性馬尾藻(Sargassum)廣泛分布于熱帶至溫帶海域,全球已記錄約2000個物種。
網絡擴展解釋
褐藻門(Phaeophyta)是藻類植物中較高級的一個類群,以下從分類、特征、分布、繁殖及經濟價值等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特征
- 形态結構:褐藻均為多細胞體,簡單種類為絲狀分枝,高級種類有類似根、莖、葉的分化,内部具表皮、皮層和髓部組織。細胞含葉綠素a、c,以及大量藻褐素(如墨角藻黃素),故呈黃褐色至深褐色。
- 代謝産物:貯藏物質為褐藻澱粉、甘露醇和脂類,部分種類(如海帶)富含碘元素。
2.分類與分布
- 分類:傳統分為3綱——等世代綱(孢子體與配子體形态相似,如水雲屬)、不等世代綱(孢子體顯著大于配子體,如海帶),以及無孢子綱(僅通過配子繁殖)。現代分類體系亦有将其歸為褐藻綱,下設13目。
- 分布:約1500種,絕大多數為海産,主要分布于寒帶和溫帶海域,少數淡水種僅8種。
3.繁殖方式
- 無性繁殖:通過遊動孢子或斷裂營養體增殖。
- 有性生殖:包括同配、異配和卵式生殖,遊動配子具兩條不等長側生鞭毛。
- 世代交替:多數種類存在明顯世代交替,如海帶為異型世代交替(孢子體占優勢)。
4.經濟價值
- 食用:海帶、裙帶菜、羊栖菜等是常見食用褐藻。
- 工業應用:提取褐藻膠(用于食品增稠劑)、碘及甘露醇。
- 生态作用:作為“海底森林”構成海洋生态系統,固碳并提供栖息地。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了解分類細節或具體物種,可查閱相關文獻或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