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uby laser
ruby
【化】 oriental ruby; ruby
【計】 LASER
【化】 laser
【醫】 laser
紅寶石激光器(Ruby Laser)是以摻鉻氧化鋁晶體(化學式:$rm Al_2O_3:Cr^{3+}$)為工作介質的固體激光器。該裝置通過受激發射原理産生波長為694.3納米的紅色激光,其核心結構包含紅寶石棒、閃光燈和諧振腔三部分。
從物理機制分析,紅寶石中的鉻離子在光泵浦作用下形成粒子數反轉。當處于激發态($F_2$能級)的鉻離子向基态($A_2$能級)躍遷時,釋放相幹光子形成激光。該過程遵循愛因斯坦的受激輻射理論,符合三能級系統能量轉換模型(參考:Springer《激光物理學基礎》)。
曆史文獻顯示,美國物理學家T.H. Maiman于1960年研制出首台紅寶石激光器,這一突破被《自然》期刊評價為"量子電子學領域裡程碑事件"。該裝置在醫學(如視網膜焊接)、工業(高精度切割)和科研(光譜分析)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來源:美國物理學會曆史檔案)。
相較于其他激光器,紅寶石激光器的特征包括:脈沖式輸出、高峰值功率(可達兆瓦級)、室溫工作特性。但受限于三能級系統的量子效率,其能量轉換率通常低于摻钕激光器(數據引自《激光技術手冊》第5版)。
紅寶石激光器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由美國科學家梅曼于1960年發明。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紅寶石激光器是一種固體激光器,以紅寶石棒(主要成分為Al₂O₃,摻雜0.05%的Cr₂O₃)為工作物質。鉻離子(Cr³⁺)作為激活粒子,均勻分布在氧化鋁晶體中,形成三能級系統。
紅寶石激光器的誕生标志着激光技術的開端,為後續氣體、半導體激光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若需更深入的技術參數或發展曆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