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赫茲氏實驗英文解釋翻譯、赫茲氏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Hertzian erperiments

分詞翻譯:

赫茲的英語翻譯:

hertz
【化】 hertz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experimentation; test
【化】 experiment; experimentation
【醫】 experiment

專業解析

赫茲氏實驗(Hertz's Experiment)是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Heinrich Hertz)于1886至1888年間完成的經典電磁學實驗,其核心目标是驗證麥克斯韋方程組中關于電磁波存在的理論預言。該實驗通過振蕩電路産生高頻電磁波,并首次觀測到電磁波的反射、折射和偏振現象,為無線電通信技術奠定了科學基礎。

從漢英詞典釋義角度,"赫茲氏實驗"對應的英文術語為Hertz's Experiment,其詳細科學内涵可分解為以下三部分:

  1. 實驗裝置

    赫茲使用感應線圈與金屬電極構成振蕩電路(稱為"赫茲振子"),通過火花放電産生頻率約100 MHz的電磁波。接收端采用環形導線配合微小火花隙檢測電磁波,這種裝置被稱為"赫茲共振器"(Hertzian resonator)。

  2. 關鍵驗證

    實驗成功觀測到電磁波傳播速度接近光速(約3×10⁸ m/s),且具備與光波相同的反射、折射特性,公式推導符合麥克斯韋方程組: $$

abla times mathbf{E} = -frac{partial mathbf{B}}{partial t} $$ $$

abla times mathbf{H} = mathbf{J} + frac{partial mathbf{D}}{partial t} $$ 這直接證明了光屬于電磁波的範疇。

  1. 術語關聯

    實驗衍生出多個專業術語:國際單位制中頻率單位"赫茲(Hz)"即源于此實驗;"赫茲波"(Hertzian wave)特指波長1米至1千米的無線電波;"赫茲接觸"(Hertzian contact)理論則延伸至材料力學領域。

權威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赫茲實驗(Hertz's Experiment)是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于1886-1888年間完成的裡程碑式實驗,首次通過人工方法産生并檢測到電磁波,驗證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正确性。以下是實驗的核心内容:

一、實驗原理與裝置

  1. 振蕩偶極子發射器
    赫茲設計了一個開口的LC振蕩回路:兩根共軸的黃銅杆(A、B)通過感應圈周期性充電,形成高電勢差。當電壓達到空氣擊穿阈值時,間隙産生火花放電,形成高頻振蕩電流(頻率約$10$ Hz量級)。這種結構被稱為“振蕩偶極子”,能将電磁能量以波的形式輻射到空間。

  2. 諧振器探測器
    使用另一根帶可調節套子的銅杆(CD)作為接收裝置。當接收器與發射器的頻率共振時,間隙會産生可見火花,從而檢測到電磁波的存在。

二、實驗意義

三、常見混淆說明

需注意與夫蘭克-赫茲實驗(1914年)區分,後者是研究原子能級躍遷的量子實驗,由詹姆斯·夫蘭克和古斯塔夫·赫茲共同完成。

如需進一步了解實驗細節,可參考物理學教材或電磁學專題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