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idiochromidia; protogonoplasm
hilum; nucleus; putamen; stone
【醫】 caryo-; caryon; core; karyo-; karyon; kernel; nidi; nidus; nuclei
nucleo-; nucleus
besides; in addition; not closely related; other; outer; outside; unofficial
【醫】 ec-; ecto-; exo-; extra-; xeno-
chromatin
【化】 chromatin
【醫】 caryotin; chromatin; karyotin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核外性染色質”(extrachromosomal chromatin)指存在于細胞核染色體之外的染色質結構。以下是其詳細解釋與權威依據:
核外性染色質(Extrachromosomal Chromatin)
指不整合在細胞核内染色體上,而是獨立存在于核外區域的染色質物質。其本質為DNA-蛋白質複合體,但位置與功能區别于核内染色體。
特征:
核外性染色質攜帶的基因(如原癌基因)可通過擴增或突變參與細胞異常增殖,與腫瘤耐藥性密切相關。
在環境壓力下(如化療),其快速擴增特性幫助細胞逃避凋亡,加速進化進程。
研究證實,核外性染色質在多種癌症(如膠質母細胞瘤、卵巢癌)中顯著擴增,是靶向治療耐藥的關鍵因素。其攜帶的緻癌基因(如 MYC, EGFR)可獨立表達,驅動腫瘤進展。
分子細胞生物學(第9版)
Lodish, H., et al. (2021). Molecular Cell Biology. W.H. Freeman. ISBN 978-1319208523
定義與結構特征參考 Chapter 6: Chromatin and Chromosomes.
Nature Reviews Cancer
Verhaak, R.G.W., et al. (2019). Extrachromosomal oncogene amplification in tumour pathogenesis and evolution. Nat Rev Cancer 19, 685–697. DOI:10.1038/s41568-019-0196-7
功能與腫瘤關聯性綜述。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數據庫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Extrachromosomal DNA. NCI Dictionary of Genetics Terms
臨床術語标準化定義來源。
以上内容綜合細胞生物學教材、腫瘤學前沿研究及權威醫學數據庫,确保術語解釋的科學性與應用價值。
核外性染色質(又稱核外染色質或嗜堿質)是存在于細胞質中的特殊結構,主要與粗面内質網(RER)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結構
核外染色質由粗面内質網的膜管多層聚集排列形成闆狀結構,其核心成分為核糖核酸蛋白(RNP),富含核糖體。這種結構易被堿性染料(如蘇木精)染色,因此得名“嗜堿質”。
功能特點
它主要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與運輸。由于粗面内質網上附着大量核糖體,核外染色質在需要快速合成蛋白質的細胞中尤為豐富,例如:
與核内染色質的區别
核内染色質是細胞核内的遺傳物質(DNA+蛋白質),攜帶遺傳信息;而核外染色質屬于細胞質結構,功能偏向蛋白質合成,兩者成分和定位均不同。
需注意,“核外性染色質”可能為術語誤寫,實際研究中更常用“核外染色質”或“嗜堿質”表述。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分子機制,可參考細胞生物學中粗面内質網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