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外錨基英文解釋翻譯、颌外錨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extramaxillary anchorage
分詞翻譯:
颌的英語翻譯:
jaw
【醫】 geny-; gnath-; gnatho-; jaw
外的英語翻譯:
besides; in addition; not closely related; other; outer; outside; unofficial
【醫】 ec-; ecto-; exo-; extra-; xeno-
錨基的英語翻譯:
【醫】 anchorage
專業解析
颌外錨基(Extraoral Anchorage)是口腔正畸學中的專業術語,指位于口腔外部、用于提供牙齒移動所需支抗力的裝置或結構。其核心作用是為正畸矯治提供穩定、強大的支點,防止不必要的牙齒移動或颌骨位移。
詳細解釋:
-
定義與功能 (Definition & Function)
- 颌外 (Extraoral): 指裝置或力的作用點位于口腔外部,通常固定在頭部(如顱骨、枕部、頸部)或面部(如颏部、額部)。
- 錨基 (Anchorage): 在正畸學中指抵抗矯治力反作用的支點或基礎。它是牙齒移動的“基石”。
- 颌外錨基: 因此,颌外錨基就是利用口腔外部的穩定結構(如顱骨)作為支抗來源,通過特定的裝置(如頭帽、颏兜、面弓)将矯治力傳遞到口腔内需要移動的牙齒或颌骨上。其目的是最大化支抗控制,避免在移動目标牙時,作為支抗的牙齒或牙列發生不希望發生的移動。
-
組成與原理 (Components & Principle)
- 裝置: 常見的颌外支抗裝置包括:
- 頭帽 (Headgear): 最常用。由口外弓(連接口内矯治器)、頭帶或頸帶(固定于頭部/頸部)和連接兩者的安全組件(如彈簧或彈力帶)構成。根據牽引方向可分為頸牽引、高位牽引、聯合牽引等。
- 颏兜 (Chin Cup): 主要用于限制下颌生長或調整下颌位置。
- 面弓 (Facebow): 通常是頭帽的一部分,插入口内磨牙帶環的頰面管中,将口外力傳遞至磨牙。
- 原理: 基于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當施加力移動目标牙時,會産生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颌外錨基通過将這部分反作用力引導并分散到口腔外部更大、更穩定的結構(如顱骨)上,從而極大地減少或消除對口内其他牙齒(支抗牙)的不良影響。顱骨的穩定性和體積遠大于牙齒或牙列,使其成為理想的支抗來源。
-
臨床意義與應用 (Clinical Significance & Application)
- 強支抗需求: 當需要最大程度地防止支抗牙移動時使用,例如:
- 需要内收前牙(如改善前突)而不希望後牙(支抗牙)前移占據間隙。
- 需要遠中移動磨牙(如解除擁擠或糾正Ⅱ類磨牙關系)。
- 需要抑制上颌骨或下颌骨的生長(如骨性Ⅱ類或Ⅲ類錯颌畸形的矯形治療)。
- 優勢: 能提供比口内支抗(如腭杆、Nance弓、種植釘)更大的支抗強度和穩定性,尤其適用于生長發育期患者對颌骨生長的調控。
- 關鍵: 患者的合作度至關重要,因為需要每天佩戴足夠長的時間(通常12-14小時以上)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漢英對照關鍵術語:
- 颌外錨基 / 口外支抗: Extraoral Anchorage
- 支抗: Anchorage
- 頭帽: Headgear
- 面弓: Facebow
- 口外弓: Outer bow (of facebow)
- 頸帶: Neck strap
- 頭帶: Head strap
- 颏兜: Chin cup (or Chincap)
- 矯治力: Orthodontic force
- 支抗喪失: Anchorage loss
- 支抗控制: Anchorage control
- 遠中移動: Distalization
- 内收: Retraction
- 正畸學: Orthodontics
- 矯形治療: Orthopedic treatment
權威參考來源 (Reputable Sources for ):
- 美國正畸醫師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thodontists - AAO): 提供關于各種正畸治療(包括頭帽等颌外裝置)的科普信息和專業資源。 (https://www.aaoinfo.org/)
- 《當代正畸學》(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 - Proffit, Fields, Sarver): 被廣泛認可的正畸學權威教科書,詳細闡述支抗概念、分類(包括颌外支抗)及臨床應用。
- 《口腔正畸學:原理與技術》(Orthodontics: Current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 Graber, Vanarsdall, Vig): 另一本經典正畸學教材,涵蓋支抗設計與颌外裝置的使用。
- PubMed Central (PMC): 可搜索到大量關于颌外支抗(如頭帽)的臨床效果、生物力學原理的研究論文和綜述。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
網絡擴展解釋
“颌外錨基”是一個正畸學專業術語,指牙齒矯正過程中利用口腔外部結構作為支抗點(固定源)的裝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拆解
- 颌(Jaw):指上下颌骨,包含牙齒和周圍組織。
- 外(Extra):表示位置在口腔外部,如頭頸部區域。
- 錨基(Anchorage):正畸中用于抵抗牙齒移動反作用力的固定點。
-
臨床應用
常見于需要強支抗的矯正場景,例如:
- 使用頭帽裝置(Headgear)對上颌磨牙施加向後拉力,矯正前牙突出。
- 通過面弓(Facemask)牽引促進上颌骨發育,改善骨性Ⅲ類錯颌。
-
作用原理
利用顱骨、枕部等堅硬解剖結構作為支抗,通過力學公式表達為:
$$
F{anchor} = F{applied} - F_{reaction}
$$
其中支抗力需大于矯正施力,避免非目标牙齒移動。
-
典型特征
- 優點:提供穩定強支抗,減少後牙前移。
- 局限性:依賴患者配合度,可能影響面部美觀。
建議需要具體矯正方案的患者咨詢正畸專科醫生,結合X光片進行個性化支抗設計。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