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鐵礦英文解釋翻譯、褐鐵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limonite
【化】 brown iron ore; limonite
【醫】 limonitum
相關詞條:
1.ferrohydrite 2.perlimonite 3.morassore 4.morassore 5.limonitum 6.ironstone 7.limontite 8.brownironore 9.brownhematite
分詞翻譯:
褐的英語翻譯:
brown
鐵的英語翻譯:
determine; iron; unalterable; weapon
【醫】 Fe; ferri; ferrum; iron; mars; sidero-
【經】 iron
礦的英語翻譯:
mine; ore; ore deposit
【經】 ore
專業解析
褐鐵礦(Limonite)是一種常見的含鐵礦物,主要成分為含水氧化鐵,化學式通常表示為 FeO(OH)·nH₂O。它是多種鐵礦物的混合物或風化産物,而非單一礦物,常見于鐵礦床的氧化帶或地表風化環境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屬性
褐鐵礦是隱晶質或膠狀含水氧化鐵礦物的統稱,主要由針鐵礦(Goethite, α-FeOOH)和水鐵礦(Ferrihydrite)等組成,常含黏土、錳氧化物等雜質。其名稱源于希臘語“leimon”(意為“草地”),因其常呈黃褐色至棕褐色土塊狀産出。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術語為Limonite(來源:《英漢地質詞典》地質出版社,1992)。
二、礦物學特征
- 物理性質:
- 顔色:黃褐、棕褐或黑褐色,條痕為黃褐色。
- 硬度:4–5.5(莫氏硬度),質地疏松者硬度較低。
- 光澤:暗淡至土狀光澤,斷口呈貝殼狀或參差狀。
- 化學成分:
理論化學式為 (2text{Fe}_2text{O}_3 cdot 3text{H}_2text{O}),實際成分因含水量和雜質變化較大,鐵含量約 50–65%(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礦物數據庫)。
三、地質意義與應用
褐鐵礦是重要的鐵礦石來源之一,常見于沉積型或風化殘積型礦床。其形成與含鐵礦物(如黃鐵礦、磁鐵礦)的氧化作用密切相關,例如:
$$
4text{FeS}_2 + 15text{O}_2 + 2text{H}_2text{O} rightarrow 2text{Fe}_2text{O}_3 cdot text{H}_2text{O} + 8text{SO}_4^{2-} + 4text{H}^+
$$
(反應式參考:《礦床學》袁見齊等,地質出版社,1985)。工業上需通過燒結提高品位後用于煉鐵(來源:中國冶金工業出版社《鐵礦選礦技術》)。
權威參考文獻
- 《礦物學基礎》 潘兆橹主編,地質出版社,1993.
- Mindat.org礦物數據庫:褐鐵礦條目。
- 國際礦物學協會(IMA):含水氧化鐵礦物分類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褐鐵礦是一種以含水氧化鐵為主要成分的天然多礦物混合物,屬于含鐵礦物的風化産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組成
- 礦物集合體:褐鐵礦并非單一礦物,而是針鐵礦(α-FeOOH)、水針鐵礦等細小礦物的統稱,因顆粒難以區分而統稱。
- 化學成分:主要為FeO(OH)·nH₂O或Fe₂O₃·nH₂O,含鐵量約30-40%,并可能含矽、黏土等雜質。
二、物理性質
- 顔色與形态:呈黃褐至褐黑色,條痕為黃褐色;常見鐘乳狀、葡萄狀、塊狀、土狀或疏松多孔狀,部分保留黃鐵礦的假象晶體形态。
- 硬度與光澤:硬度1-5.5(取決于成分,含矽多則硬),半金屬光澤或暗淡光澤。
三、形成與分布
- 成因:主要由含鐵礦物(如黃鐵礦、菱鐵礦)經氧化和水解作用形成,常見于硫化礦床氧化帶的“鐵帽”或湖沼沉積層中。
- 分布:廣泛存在于地表風化環境,是鐵礦床的次生标志。
四、應用與經濟價值
- 冶煉:雖含鐵量低于赤鐵礦和磁鐵礦,但因結構疏松易于冶煉,仍為重要鐵礦石來源。
- 其他用途:可用作天然顔料,部分礦床伴生金元素。
五、補充說明
褐鐵礦的化學式曾被認為是2Fe₂O₃·3H₂O,但現代研究證實其成分更複雜且可變。如需完整礦物學數據,可參考地質學權威資料或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