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ccounting unit
【經】 adjust accounts; calculate
monad; unit
【計】 units
【化】 unit
【醫】 U.; unit
【經】 unit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核算單位"對應的英文術語為accounting unit或reporting entity,指在會計實務中獨立進行財務核算、編制財務報表的基本經濟實體。其核心特征包括:
獨立性
核算單位需具備獨立資産、負債及財務收支核算能力,例如企業法人、事業單位等。《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33號)明确要求會計主體需清晰界定經濟責任邊界。
标準化計量
以貨币為主要計量單位,遵循統一會計準則記錄經濟活動。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将其定義為"an entity that prepares financial statements under IFRS"(IAS 1.2)。
應用場景分層
• 宏觀層面:國家統計局将核算單位分為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政府單位和住戶部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
• 微觀層面:企業集團下屬子公司可成為獨立核算單位(《合并財務報表準則》第33號)
該術語在跨境會計中需注意差異,例如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AAP)更強調"reporting entity"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FASB Concepts Statement No.8)。
核算單位是會計領域中的基礎概念,指在會計核算中獨立記錄、分類和報告經濟活動的實體或組織單元。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核算單位是會計核算的最小主體,可以是企業整體、内部部門、分公司、子公司、項目或資金賬戶等。它要求具備完整的會計制度和檔案,能夠系統記錄資産、負債、收入、費用等經濟活動(如企業作為典型核算單位)。
在會計憑證或報表中,“核算單位”常直接體現為具體的企業或機構名稱(如“XX有限公司”)。
若需更完整的分類标準或案例,可參考會計實務指南(如正保會計網校的詳細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