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rown stone
褐石(Brownstone)是一種含鐵量較高的紅色砂岩建築材料,其名稱源于19世紀美國東海岸建築中廣泛使用的深褐色外牆石材。根據《牛津建築與景觀設計詞典》定義,該石材在氧化作用下呈現獨特的巧克力色調,質地較軟易于雕刻,常用于維多利亞時期聯排住宅的立面裝飾。
從地質學角度,褐石屬于三疊紀沉積岩層,主要産自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采石場。這種石材因具備良好的保溫性能,成為19世紀末紐約、波士頓等城市中産階級住宅的标志性建材,相關建築群現被統稱為"褐石建築"(Brownstone Buildings),部分案例收錄于美國國家史迹名錄。
現代建築保護指南指出,原始褐石建材已停止開采,修複工程多采用人造複合材料進行替代。紐約地标保護委員會将其列為曆史街區保護要素,要求外立面修複必須符合材料原始色譜标準。
褐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與建築風格、文化象征及特定區域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褐石(Brownstone)最初指一種以赤褐色砂石為主要材料的建築形式,興起于19世紀歐洲,後在美國紐約及新英格蘭地區興盛。這類建築多見于聯排式住宅,建造時期集中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是紐約等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築。
褐石不僅代表建築形式,更象征中産階級的生活理念。它體現了20世紀50-60年代美國中産階層追求的富足、雅緻與和諧的生活狀态,被稱為“寫在石頭上的曆史”。
在中國語境中,“褐石”有時也指代特定區域,如北京中關村附近的褐石街區,其生态環境與人文資源豐富,鄰近清華、北大及圓明園。
英文直譯為“brown stone”,即褐色的石頭,直接呼應其材料特征。
總結來看,褐石既是建築符號,也是文化标籤,融合了曆史、藝術與生活美學的多重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