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aryogenic; karyogenic
【醫】 caryogenesis; karyogenesis
"核生成的"在漢英詞典中的專業解釋指代物質通過核反應形成新原子核的過程,英文對應術語為"nucleogenic"。該詞由希臘詞根"nucleo-"(核)和"-genic"(生成)構成,特指通過中子俘獲、核裂變或聚變等機制産生新同位素的過程。
在核物理學領域,該術語常用于描述放射性同位素的生成機制。例如鈾-238通過中子俘獲生成钚-239的過程,即屬于典型的核生成反應:
$$ ^{238}{92}U + n → ^{239}{94}Pu + 2β^-
$$
應用場景包括:
權威定義可參照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術語數據庫,該組織将核生成過程歸類于核轉變基礎理論框架。相關機制研究見載于《核化學與工程》等SCI期刊的同行評審論文。
“核生成”在不同學科領域中有不同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生物學領域
指細胞核的形成過程(對應英文 karyogenesis),常見于細胞分裂或生殖細胞發育階段。例如在有絲分裂末期,子細胞核膜重新包裹染色體形成新核。
材料科學/物理學領域
稱為 nucleus formation,指晶體生長或相變過程中初始核心結構的産生。例如液态金屬凝固時,原子排列成微小晶核作為後續結晶的基礎。
核技術領域
在核生化(nuclear biological or chemical)語境中,可能涉及放射性物質生成機制,但該表述較模糊,需結合具體場景分析。
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且信息有限,建議通過專業教材或學術數據庫(如ScienceDirect、CNKI)進一步驗證術語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