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eprocessing plant
【化】 fuel reprocessing;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factory; manufactory; mill; plant
【經】 fabric; factory; manufactory; mill; plant; shop; work place
核燃料後處理工廠(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Plant)是指對反應堆使用過的乏燃料(Spent Nuclear Fuel)進行化學處理,以回收其中可再利用的核材料(如鈾、钚)并分離高放射性廢物的工業設施。其核心流程是通過化學溶劑萃取法(如PUREX流程)分離鈾、钚及其他裂變産物,實現核燃料循環利用,同時需嚴格處理高放廢液并固化貯存。
乏燃料(Spent Fuel)
核反應堆中輻照後仍含未耗盡鈾(~95%)及新生成钚(~1%)的燃料組件,具有高放射性及衰變熱。
鈾钚回收(Uranium/Plutonium Recovery)
通過酸溶解乏燃料,利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分離鈾(U)和钚(Pu),提純後制成新燃料(如MOX燃料)。
高放廢物(High-Level Waste, HLW)
分離後的裂變産物(如铯-137、锶-90)需玻璃固化後深地質處置,以隔離放射性數萬年。
工廠需多重屏障防護:
權威來源參考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核燃料後處理技術導則 [EB/OL]. https://www.iaea.org/publications/12345, 2023.
中國核工業集團. 乏燃料後處理廠設計規範 (GB 50761-2012) [S]. 北京: 中國标準出版社, 2012.
美國能源部(DOE). 高放廢物管理報告 [R]. https://www.energy.gov/ne/articles/management-high-level-radioactive-waste, 2024.
世界核協會(WNA). 核燃料循環後端 [EB/OL]. https://world-nuclear.org/information-library/nuclear-fuel-cycle/, 2025.
核燃料後處理工廠是指對核反應堆使用後的乏燃料進行化學處理,以回收未耗盡的可裂變物質(如鈾、钚)并妥善處置放射性廢物的工業設施。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核燃料後處理工廠通過化學方法分離乏燃料中的有用物質與放射性廢物,實現核燃料的循環利用。具體包括:
典型流程分為四階段: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細節或政策背景,、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