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velum transversum
橫帆(square sail)是傳統航海術語中用于描述橫向安裝于船舶桅杆上的矩形或梯形風帆,其英文對應詞為"square sail"。這類帆具主要通過捕捉順風産生的空氣動力推動船隻前進,常見于古代帆船及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克拉克帆船、卡拉維爾帆船等船型。
根據《牛津英漢雙解航海詞典》定義,橫帆的核心特征表現為帆面與船舶龍骨呈垂直角度安裝,通過多組帆桁(yards)進行固定和操控。中國航海學會《帆船發展史》指出,橫帆體系在12-15世紀達到技術成熟期,其典型結構包含頂帆、主帆和底帆的三層疊加設計,可通過收放帆索實現不同風力條件下的航速調節。
從空氣動力學角度分析,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研究顯示,橫帆在順風航向時效率可達縱帆(fore-and-aft sail)的170%,但在逆風航行時存在明顯局限性。這種特性使其成為跨洋貿易船隊的标準配置,直至19世紀蒸汽動力船舶興起後才逐漸退出主流航海領域。
橫帆是船帆的一種類型,其名稱來源于帆面與船體縱向軸線呈橫向(接近垂直)的布局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結構 橫帆通常呈矩形或梯形,橫向懸挂于桅杆的橫桁上。其結構特點包括前緣(迎風邊)、後緣(背風邊)和帆弦(水平基準線),通過調整帆面曲度(吃水)來捕捉風力。
核心作用與適用場景 主要適用于順風航行,當風力方向與船行方向一緻時,橫帆能最大限度利用風力,提供高效推進力。例如,在完全順風情況下,橫帆的推進效率可達縱帆的1.3倍(參考遊戲模拟數據:順風時橫帆貢獻85%速度,縱帆僅65%)。
位置與分類 常見于前桅或主桅,如“前帆”即指前桅最下方的橫帆。根據船型不同,可能配置多層橫帆(如上帆、頂帆等),形成複合帆裝系統。
對比縱帆的特性
•風向適應性:逆風時效率顯著低于縱帆(橫帆逆風貢獻僅25%,縱帆45%)
•操控性:轉向靈活性較縱帆差,但直線航行穩定性更優
•曆史應用:大航海時代歐洲船隻多采用橫帆主導的帆裝,適合遠洋順風航線
擴展知識:現代帆船多采用縱帆(如三角帆),因其更適應複雜風向,而傳統橫帆因文化象征意義仍用于部分仿古船隻,代表航海冒險精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