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lack salt
black; dark; secret; sinister; wicked
【醫】 black; melano-
sal; salt
【醫】 halo-; sal; salt
英文:Black Salt / Kala Namak
成分:主要含氯化鈉、硫化鐵及微量硫化物,呈深紫灰色,遇水溶解後散發類似雞蛋的硫磺氣味。
用途:南亞烹饪中用于調味(如水果沙拉、酸辣醬),瑜伽飲食(Satvic diet)常見配料。
來源:國際食品信息中心(IFIC)對礦物鹽的分類報告(2023),美國農業部食品成分數據庫。
英文:Processed Black Salt
制法:将粗鹽用草藥液(如刺梨汁、茯苓)反複浸泡煅燒,使鹽體烏黑。
功效:傳統中醫用于清熱涼血、緩解咽喉腫痛,《中國藥典》記載其需配伍其他藥物使用。
來源:《中華本草》炮制工藝章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
英文:Sichuan Charcoal Salt
工藝:竹炭烘焙粗鹽,吸附雜質後呈灰黑色,降低鹹度并增添礦物質。
應用:腌制臘肉、調制火鍋蘸料,提升風味層次。
來源:中國調味品協會行業标準(SB/T 10456-2018)。
參考來源: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IFIC), "Salt Varieties and Composition"
USDA FoodData Central, ID# 1104491 (Himalayan Black Salt)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四部第378頁
《中華本草》精選本,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2卷, 第891頁
中國調味品協會, 《食用鹽分類》行業标準(SB/T 10456-2018)
關于“黑鹽”的詞義解釋如下:
黑鹽是古代的一種藥用鹽,主要用于治療腹脹、氣滿等消化系統症狀。其名稱來源于顔色或制備方式,與普通食鹽(白鹽)形成對比。
據《北史·李孝伯傳》記載,南北朝時期已有明确使用記載:“白鹽食鹽,主上自所食;黑鹽療腹脹氣滿,末之六铢,以酒而服。”說明當時白鹽為日常食用,而黑鹽則作為藥物使用。
以上信息綜合了曆史文獻和現代釋義,主要來源為《北史》及權威詞典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北史·李孝伯傳》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