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pare processor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備用處理機"(Bèiyòng Chǔlǐjī)指計算機系統中為提升可靠性而配置的冗餘硬件設備,其核心含義可拆解如下:
基礎釋義
備用處理機(Standby Processor)指在主處理機(Primary Processor)發生故障時自動接管任務的備用計算單元,通過冗餘設計确保系統持續運行。其核心功能體現在故障切換(Failover)和負載均衡場景中 。
技術特征
《英漢計算機詞典》(第3版)
定義備用處理機為:"A secondary processor that remains idle until the primary processor fails, then assumes control to maintain system operation."(科學出版社,2018)
來源:ISBN 978-7-03-057142-5
IEEE 标準文獻
IEEE 11073-20702:2020 标準明确備用處理機在醫療設備中的容錯要求,強調其實時切換機制 。
IBM技術文檔
《Power Systems冗餘架構白皮書》詳述備用處理機在IBM PowerHA集群中的同步技術(如内存鏡像)。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差異點 |
---|---|---|
主處理機 | Primary Processor | 承擔核心運算任務 |
備用處理機 | Standby Processor | 故障時接管,常态待機 |
冗餘處理機 | Redundant Processor | 廣義冗餘概念,含冷/溫/熱備 |
故障轉移集群 | Failover Cluster | 多節點協作框架(含備用處理機) |
早期備用系統采用冷備(Cold Standby)需手動激活,現代系統普遍升級為熱備(Hot Standby)與主動-主動(Active-Active)模式,後者允許多處理機并行處理負載,資源利用率更高 。
“備用處理機”(spare processor)是一個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一種冗餘備份機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備用處理機指在計算機系統中預先配置的、處于待命狀态的處理器。其主要作用是在主處理機發生故障或需要維護時,立即接管任務,确保系統運行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不同于手機等消費電子産品的“備用機”(用于應急替代,如、3所述),備用處理機更強調技術層面的冗餘設計,通常與主處理機保持同步數據或鏡像狀态,切換過程自動化且無感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技術參數或行業案例,可參考計算機系統架構相關文獻或高可用性解決方案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