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rass
standing grain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機】 aetioporphyrin
"禾本"是漢語植物學術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譯為"gramineous"或"poaceous",特指禾本科植物的生物學特征。該詞由"禾"(谷類作物)與"本"(本源、類别)構成,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對農作物分類的記載。
根據《中國植物志》的植物分類體系,禾本植物具有三大核心特征:莖稈具明顯節間結構、葉片呈線狀披針形排列、花序為複穗狀或圓錐狀。這類植物包含500餘屬近萬種,涵蓋水稻、小麥等主糧作物,以及甘蔗、竹子等重要經濟物種。
在生态價值方面,國際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禾本科植物貢獻了全球60%的糧食産量,其碳四(C4)光合作用系統比普通植物提升約30%的光能利用率。美國密蘇裡植物園研究證實,玉米等禾本作物特有的景天酸代謝途徑,使其在幹旱環境中仍能保持較高産量。
文化維度上,《詩經》中"黍稷重穋,禾麻菽麥"的記載印證了禾本作物在華夏農耕文明中的基石地位。大英博物館館藏的漢代耧車模型,則實物佐證了古代中國對禾本作物播種技術的創新。
“禾本”通常指禾本科植物,是植物分類學中的一個重要科,以下是詳細解釋:
禾本科(學名:Poaceae)是被子植物的第五大科,涵蓋約10000種植物,中國有1200餘種。其物種多樣性及適應性使其成為農業和生态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分類細節,可參考植物學權威資料或相關百科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