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秒(millisecond)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衍生單位,符號為"ms"。作為"秒"的千分之一,其數學表達式為: $$ 1 text{ms} = 10^{-3} text{s} = 0.001 text{s} $$ 在工程應用領域,毫秒常用于測量電子信號周期(如處理器時鐘頻率)、網絡傳輸延遲(如5G網絡要求端到端時延低于1ms)和機械系統響應時間。根據《牛津科技詞典》記載,該單位最早出現于19世紀電訊技術發展時期,用于描述電報機電磁繼電器的動作速度。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國際單位制(SI)中文表述規範》明确指出,毫秒屬于法定計量單位,其英文對應詞"millisecond"源自拉丁語"millesimus"(千分之一)與"second"的組合。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例如顯示器的刷新率通常以毫秒級響應時間為指标,144Hz屏幕的幀間隔約為6.94ms。
與微秒(μs)和納秒(ns)的換算關系為: $$ 1 text{ms} = 1,000 text{μs} = 1,000,000 text{ns} $$ 該換算體系在IEEE 1544-2008标準《時标同步協議》中得到明确規定,廣泛應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統和金融高頻交易系統的時間同步場景。
"毫秒"是時間單位,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科學計算與工程:
日常生活:
毫秒級精度對現代科技至關重要,例如:
若需更深入的物理或工程應用案例,可提供具體領域以便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