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illimol; mM
毫克分子(háo kè fēn zǐ)是化學與醫學領域常用的物質濃度單位,其英文對應詞為"millimole",縮寫為mmol。該術語由"毫克"(千分之一克)和"分子"(表示物質基本單元)組合而成,特指1/1000摩爾的物質含量。
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1毫摩爾等于6.022×10²⁰個基本實體(原子、分子或離子),其計算公式為: $$ n(mmol) = frac{m(g)}{M(g/mol)} × 1000 $$ 其中m為物質質量,M為摩爾質量。
在臨床醫學中,該單位廣泛應用于體液電解質檢測,如血清鉀離子濃度正常值為3.5-5.0 mmol/L(參考《哈裡森内科學原理》)。藥理學領域則用于計算注射劑濃度,例如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每毫升含0.45 mmol鈣離子(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
該單位體系的确立源于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對摩爾的重新定義,中國于198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正式采用,現已成為全球标準化實驗室檢測的核心計量單位之一。
“毫克分子”這一表述可能存在術語混淆或翻譯問題,需結合不同來源分析:
基礎單位解析
可能的含義推測
标準術語建議
應用場景
“毫克分子”可能為“毫摩爾”的非标準翻譯,建議優先使用國際單位制中的“mmol”或明确表述為“毫克每摩爾”(需結合具體公式)。在專業場景中應核查領域内術語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